2019年4月8日 星期一

對韓國瑜農產品行銷之評論

《對韓國瑜農產外銷之評論—-
                   政治行銷大於農業效益》

韓國瑜上任三個月,已經二次出國為高雄市的農漁產品外銷拚經濟,一次到新加坡、馬來西亞,第二次到中國南方四大城市(香港、澳門、深圳、廈門),並分別拜訪中國駐香、澳中聯辦,而在台灣內部引起很大爭議。對於他的農漁產品外銷的密集大動作,實在有值得討論之處:

一、首先一個超高人氣的市長願意出國行銷台灣的農漁特產,基本上是應該予以肯定。
我自己當台南縣長任內也是每年在水果產季時都出國行銷農產品。也出國參加國際性的食品展。不過在策略上韓市長跟我的策略卻有很大的差別。

二、目標市場的設定:(熱帶?或溫帶?)
韓市長二次行程的目標市場不是熱帶國家(新加坡、馬來西亞)就是亞熱帶國家(南方四大城市)。而高雄、台南基本上是亞熱帶海島型氣候。
在氣候條件上與韓市長設定的目標市場類似,而且韓目標市場週邊的國家或區域也是農業生產為主的地方,而且農業勞工成本遠比台灣低。所以可以判斷週邊區域農産品跟高雄、台南的同質性高,而且更便宜。所以長遠來看臺灣的農產品在這些目標市場,大概只有少數特色產品有機會。
我縣長任內第二年農業局曾經安排到新加坡促銷農特產品,當時我就質疑「到這個熱帶國家來賣農產品,如何跟印尼、馬來西亞、越南、泰國競爭呢?」,所以隔年(2004)開始我們當時台南縣政府就把目標市場鎖定以溫帶國家日本作為目標市場。

到目前為止沒有人(尤其是農委會)對韓市長以熱帶、亞熱帶國家的城市為目標市場,而且週邊國家都是重要農業生產區,是否與高雄的產品同質性高,而且價格遠較台灣便宜,長遠來看是否有競爭力提出探討?

三、外銷農產品的利基品項定位?
       除了目標市場定位外,台灣或高雄有那些農產品適合外銷?而且是利基產品?這個定位非常重要。
     1、農地有限,應確認利基產品:
其實台灣的農地面積有限,再加上農業人口嚴重老化,而且每一農民耕種面積不大的小農制,所以「如果沒有事先作生產規劃」,事實上能夠外銷的種類、數量是非常有限的。
所以如何確定對台灣或對高雄有特色的競爭力產品,其實是非常重要,因為祗有先定位那一個品項是高雄有特色的競爭力產品,才能有計劃的去行銷及後續的規劃生產,也才能讓高雄的農地産生最大的經濟效益,否則簽署的MOU(採購意向書)可能全部淪為「空炮彈」!我們到目前為止仍然看不到韓市長對高雄的農特產品是以那幾項為外銷主力的定位?
     2、MOU也可能祇是空炮彈:韓市長二次出國行銷農產品都是簽署MOU(採購意向書),並沒有實質拘束力,未來實質採購仍需另外正式下訂單。所以未來仍有可能成為空炮彈,祗淪為政治行銷的可能性太高了!
     3、台南縣的經驗:
我在2001年接任台南縣後,我們就先確認「愛文芒果」、「蘭花」作為我們優先推動外銷的主力產品。這個決定也是農委會委託專家研究確認台灣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品項。
   (1)為了這二項主力產品,我們推動成立「台灣蘭花生技園區」,並舉辦每年一次「台灣國際蘭花展」,吸引國際買家來臺灣採購。
   (2)而且也在玉井設立了愛文芒果的「蒸熱檢疫處理廠」,解決外銷日本的檢疫瓶頸,讓台灣芒果在日本大放光彩。
解決了蘭花、愛文芒果後,我們開始再發展其他品項。

四、品牌定位?
     目標市場、利基產品的選擇,其實就是為農民的農產品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其實也是品牌定位策略的重要一環。
由於台灣農地面積有限,農民老化,要吸引年輕人回鄕從農,就必需能夠提升農產品附加價值,讓農民收入提高,如此才能吸引年輕人回鄉或進鄉從農。
農產品外銷如何提升其附加價值,一棵芒果銷到馬來西亞或是廣州,跟銷到東京的價格是不一樣的;同樣的道理一棵芒果銷到廈門、跟銷到北京價格也不一樣。
為了讓芒果價格高值化,我們選擇溫帶國家的日本東京作為我們的目標市場,因為我們要因應嚴格的檢疫要求,以及嚴格的藥物殘留檢驗標準要求,嚴格的產品分級包裝要求,所以台南的愛文芒果從盛産時需要將過剩芒果倒到曾文溪,而一躍成為台灣「外銷精品」,不但整體產品形象大幅提升,連國內的售價也提升二、三倍,而且栽種面積也是數倍成長,甚至連屏東也一並受益。甚至連次級品過去沒人要,現在都被搶購成為加工品。這些都是品牌定位的外溢效應。而且因為日本形銷成功後,韓國市場也自動打開。而中國大陸市場,我們也刻意的從溫帶地區的北京、天津、上海著手,以提高其附加價值。
          目前我們完全看不出韓市長對農產品有任何品牌策略意識!其實農委會也沒有。

五、政治採購或市場通路採購?
台灣農產品出口中國大陸或陸陸來台觀光,過去大家垢病的就是政治採購。也就是以商逼政,以採購作為政治交換的籌碼,這就是大家不喜歡的。
這一次韓市長南方四個城市農產外銷,基本上也是走政治採購的老路線,所以非常不穩定。這在馬政府八年期間大家都已經體會到了,其效益有限。而且在這段期間台灣農產品的品種、技術也大量被中國吸收了。
我在台南縣長期間在日本市場發展到一個階段後,也到中國大陸溫帶地區的北京、天津、上海等主要大城市拓展市場。
當時的策定調就是希望不要靠政治採購,而能夠直接到市場通路對接,所以都直接找百貨公司的生鮮超市農產品、台灣水果部門,讓消費者直接接觸台灣的亞熱帶水果,以避免因為選舉政黨因素而影響市場供應的穩定性。

看來韓市長二次國外農產品行銷活動,佔盡台灣媒體版面及時段,故有可取之處,但看來是政治行銷大於高雄農業實質永續發展。不過小英政府對台灣農業的表現乏善可陳,而陷入挨打的困局,也的確值得檢討。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1825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