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高鐵技術是學來的?或偷來的?至今是個謎!而且是否有完整自主技術?或仍需向德丶日購買核心關鍵零組件也是個謎?當然德丶日不想揭穿他的面子,可能也是因為躲在中國後面獲利也不錯!
當然中國高鐵最大的虞慮是系統的安全性?尤其是杭州大車禍事件之後,全世界對此點恐怕最關切!
至於中國高鐵的優勢,其了便宜丶再便宜外,中國政府的融資條件非常優厚,所以大部份國家在財政壓力下又要有突破性建設,除了像越南有特別的政治安全考慮外,一般將很難拒絕!
美國缺乏大眾運輸系統,以汽車及飛機所建構的人類文明體系,導致人均CO2的排放量一直高居世界第一,能源浪費非常嚴重!在石化能源日漸枯竭下,美國式城市發展模式,是一個高能耗的發展模式,將面臨極大的挑戰!但美國的創新能力非常強,全電動車Tesla及最近太陽能丶綠能產業發展的速度也很快,所以也不能輕估!
中國對美國的嘲弄其實也對了一部份!。
2014年8月28日 星期四
2014年8月24日 星期日
參觀3D列印研究中心一些心得!
昨天下午參訪工研院南分院的「積層製造(3D列印)與雷射應用中心」有一些心得:
1、過去5年全世界在智慧型手機爆炸成長後,的確在產業思維上有了很大的進展。數位智能應用產業,成為全球爆發性的產業。
2、工研院南分院目前有一台列印金屬材料的機器,購自德國,需2800萬元。除了自行研究使用外,偶而也幫業者代工。這台機器是以雷射燒結,可使用的金屬材料有鈦合金丶模具鋼丶鋁丶鎂丶鈷鉻合金(牙齒材料)。使用同一套軟體,但不同材料需使用不同的參數,買不同材料的參數需另付費。
3、目前南分院已經跟民間機械廠合作研發製造一台台灣自製的機種,不久就可以上市!4、目前也有一家民間企業進駐南分院,除了也買一台此種機械外,尚增加同步CNC的功能,這家公司的設備也作代工的功能!
5、目前3D列印所需各種金屬材料的粉末,均仰賴進口,1公斤鈦合金的價格約二萬元,南分院也跟民間企業合作開發鈦合金的粉末。
6、3D列印的產業運用,可以從全球快速興起的Maker及Maker Faire可以得知。
此次參訪,非常感謝中心張副主任丶曾文鵬總監及何志宏博士熱心的服務,想必給大家耳目一新,對快速發展的產業技術有相當的感觸!
1、過去5年全世界在智慧型手機爆炸成長後,的確在產業思維上有
2、工研院南分院目前有一台列印金屬材料的機器,購自德國,需2
3、目前南分院已經跟民間機械廠合作研發製造一台台灣自製的機種
5、目前3D列印所需各種金屬材料的粉末,均仰賴進口,1公斤鈦
6、3D列印的產業運用,可以從全球快速興起的Maker及Ma
此次參訪,非常感謝中心張副主任丶曾文鵬總監及何志宏博士熱心的
2014年8月20日 星期三
三爺溪加高7.8米,改善?或惡化?
最近媒體報導台南市水利局將在三爺溪下游推出應急工程,築堤7.8公尺,以防止溪水外溢。雖然有些人説「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但如果這個水利工程建設已經涉及公共危險問題,我還是不忍心造成以後的災難,而提出來給大家再思考看看!
治水必須了解地理地形,尤其三爺宮溪的「前生今世」歷史地形地貌變遷甚大。其上游段(仁德太子廟鯽魚潭橋以北)原為歷史上的鯽魚潭,原是北流向台江內海,到了19世紀初因台江內海淤積阻塞才改道南注入三爺溪。而三爺溪的中段及下游段自古即為「台南台地」東側的內海海灣,海水本來就流到這一帶,所以本來這一帶就低於海平面。後來因為開墾淤積,人們佔領原來是內海海灣的浮䨱地,侵佔河道,所以河道變得更窄自然妨害水流;再加上地勢低窪,一漲潮海水就倒灌到萬代橋,回堵力量很大。所以治理三爺宮溪如果沒有認識此一地理地形地貌的歷史變遷,而對大自然抱著敬畏的心,而夜郎自大,恐怕將徒留更多笑柄!
至於三爺宮溪應急堤防加高到7.8公尺,究竟是對的政䇿或錯的政策?值得探究!個人淺見認為因為它的上游段本就是「古鯽魚潭」的低窪陸浮地,永康大灣丶崑山丶仁徳太子廟丶土庫丶一甲,集水區並不大,而且地形上並沒有明顯落差,非常平緩的平原段,而且經過的都是人口綢密區。而不像二仁溪集水區大,而且上游段都是地勢較高的山區,所以由上游進入中丶下游平原及低窪地區,高低落差很大,所以有設置堤防的必要。我認為在三爺宮溪加高應急堤防到7.8公尺,恐怕完全沒有防洪的效益。相反地它可能反而是妨害周邊積水的排洩,而加長水患的時間!值得再檢討!
台南市水利局長李孟諺,對我的見解提出反駁解釋,他説:「三爺溪及其支流如仁德排水一甲土庫太子廟等集水區,西側是虎尾寮復國高地,東側是歸仁媽廟,高程均在二十公尺以上,有必要以築堤疏導高地水流入海,而且因排入二仁溪百年水位6.2公尺,因此堤防做到海平面標高7,8公尺只地面高幾十公分到1公尺左右,就像䕶欄,並非報載高7公尺堤防」。
雖然水利事涉專業,但同時也需熟悉在地地理地形,如果祇關在房間內書面作業,往往會犯下致命的錯誤。過去將軍溪整治時,水利署委託的規劃顧問公司的原來規劃䅁是:「堤防要加高到4、5米高」;當時我堅決反對,要求最多祇能高1米以內。當時的反對的理由主要的就是:「堤防這麼高,外面的水要宣洩更困難。」。結果規劃顧問公司最後同意我的觀點,才有今日美麗的將軍溪。
我覺得李局長他的答䨱有一個重要的「誤差」:他認為堤防不會超過1米,這個説法是假定三爺溪兩岸的高程有到6.8米;但實際上目前三爺溪的河岸高程有6.8米嗎?我猜實際高程大概祇有2--3米之間。如果以海平面7.8米為堤防高程,則堤防高於河堤應該是4丶5米以上!也就是相當於將軍溪整治時規劃顧問公司原規劃的高程。所以李局長他的説法顯然在高程現況上有落差!
李局長所說的7.8米,可能比較接近的是港尾溝溪與二仁溪交會口附近的「背水堤」,該背水堤的高度約有4米左右,當時就是預防二仁溪的溪水及海水倒灌,才在「交會口」做了:此一「背水堤」及「配套的水門丶抽水站」。所有如果李局長的意思,就是要仿效港尾溝溪口的前例,在「三爺宮溪」與「二仁溪」交會口設置:「大型水門」丶「堤防」丶「大型抽水站」,則此一構想則有支持的價值。問題是他似乎不是在提這種構想。
三爺宮溪堤案加高7.8公尺,對沿岸流域水患的防範不但沒有幫助,反而是增加洩洪的阻力,是值得市政府深思,也值得關心台南市公共事務的朋友,重新好好思考!不要花錢不消災,反而花錢多添災!
增補一:(2014、8、22)
本文完成後經過查証,目前三爺溪全線,台南市政府已經沿堤岸加高1-2公尺,甚至連支流也有加高。
我的看法是:除了台一線以西,仁德大甲丶二行一帶,三爺溪堤岸加高一米還有一點意義外;其餘台一線以東的三爺溪加高1-2米,都是妨害水流的宣洩。尤其是仁德交流道萬代橋以北到一甲丶土庫丶太子廟及永康大灣丶昆山一帶,加高三爺溪及支流堤岸1-2米,更會嚴重防害水的宣洩。尤其目前台南市水利局已經很清楚瓶頸段主要是仁德交流道的萬代橋,所以上游段解決方案應該是河道拓寬及增加滯洪池(也就是我在前面建議的「新鯽魚潭系列計劃」)。
所以目前加高堤岸1-2米則注定永康大灣丶昆山丶仁德太子廟丶土庫丶一甲丶仁德丶仁義等地區,注定要大雨成災,比以前更加嚴重。
增補二:(2014、8、23)
2004年我在台南縣長任內,曾針對將軍溪及麻豆大排有臨時加高一公尺的緊急工程,工程從下營鄉台19甲以西,以1x1x1的太空包沿著麻豆大排到將軍溪出海口。由於麻豆大排丶將軍溪的上游集水區從六甲丶官田丶下營丶麻豆以上,其集水區很大,而且高程落差也顯著。所以緊急加高工程的目的:1、束水的功能,希望上游的水進入麻豆大排丶將軍溪後不會再外溢;2、在大淹水的時候,能夠急早抽水排洪,縮短幾個主要淹水低窪地區,例如麻豆地區北勢寮丶大丶小埤頭丶海埔丶學甲草坔地區丶學甲市區,可以即早啟動臨時抽水功能,而即早解除淹水之苦。
麻豆大排丶將軍溪與三爺溪有很大的不同:1、將軍溪的長度及流域範圍,遠大於三爺溪,而且三爺上游是人口稠密地區。2、上游集水區大小差很大:三爺溪的集水區其範圍,在永康東南區丶歸仁北丶仁德北,都祇佔該鄉鎮市區不到1/4,範圍相差很大。3、高程落差也比較小:除了台南台地東側較高(但範圍相對小很多),歸仁北區高程落差並不顯著(而且範圍相對小很多)。
我認為將軍溪應急加高1米的工程,基本上並不適宜套用在三爺溪上的。
2014年8月16日 星期六
花三年解決卅年的水患?
今年三月台南市長賴清德誇稱自己的治水成績如何了得,並舉台南仁德三爺溪的永康及仁德地區的整治為例,自誇「淹了卅年的問題,我花三年就解決,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而在七月底剛舉行的港尾溝溪分洪道竣工時,市政府更發出豪語「面對颱風,我們準備好了!」,結果在這一次812豪雨,台南仁德丶永康地區仍然是連續大淹水。而剛完成的港尾溝溪分洪道竟發生潰堤170公尺的事件,而被外界紛紛質疑「神話一夕破功」。
我不想對他及市政府同仁作任何檢討或批評,以免被作太多聯想。
但因為賴市長所言的「三年解決30年淹水」的説法,其中他的任期前九年正好是我在台南縣長任期內,所以我的確有「被打臉」的感受!所以不得不就這9年的仁德丶永康治水作一些說明!以免被誤會9年任期治水無方!
過去仁德最常淹水的地區是仁德保安地區(含保安工業區),所以我的任期內保安地區的治理計劃前後花費一丶二十億元,已經完成;除了保安大排擴寛丶增強保安抽水站丶及配合保安抽水站抽水所需的港尾溝溪𣿬入二仁溪的𣿬流段背水堤工程丶港尾溝溪水門及抽水站丶滯洪池丶及港尾溝溪下游段拓寬工程整治計劃。
同時針對三爺宮溪的中、上游段永康大灣丶崑山丶仁德太子廟丶土庫丶一甲丶仁德地區淹水問題,必須對三爺宮溪全流域作整體治水規劃,才能根本解決問題。這個規劃案是由水利署六河局主辦委託規劃,縣政府水利局參與協助,而廣受矚目的仁德滯洪池其實就是縣政府提出的構想。而整治計劃當時已執行完成仁德太子廟鯽魚潭橋以北上游大灣中排及太子廟中排均已治理完成。而高速公路仁德交流道萬代橋的拓寬及竣深也已完成。仁德滯洪池的計劃也經核定並編列土地徵收預算,並進行相關都市計劃的變更程序!而太子廟鯽魚潭橋到萬代橋經土庫丶一甲一帶正進入下一階段治理爭取經費中。
至於港尾溝溪上游髙速公路以東,除了港尾溝溪的整體治理計劃外,因應高鐡歸仁站及高鐵特定區開闢,減少綠地及增加雨水瞬間通洪量,六河局提出了港尾溝溪分洪道的計劃,並由六河局負責規劃及執行!
港尾溝溪分洪道是當時經濟部水利署六河局,仿效台南縣政府在永康市所提出的「永康大排分洪道」排水的前案經驗,要求台南縣水利局配合推動的計劃!
當時來向我報告時,我曾質疑幾點:1、分洪道太長了,長達3、4公里,是否有分洪功能值得存疑?相對的永康大排分洪道祇有幾百公尺,效果較顯著。但港尾溝溪分洪道太長了,是否有效?值得檢討!2、是否有二仁溪溪水倒灌的疑慮?3、水平坡度是否與地形相吻合?因為我懷疑中間地形高程可能較高?4、我建議他們不如考慮利用當地有些台糖地,在較低窪地方蓋一個較大的滯洪池,也許效果更好!但我們水利局同仁說這是水利署六河局主動要推的計劃,所以也就祇好隨他們的意配合辦理了! 如今雖已順利完成,但沒想到竟是豆腐渣工程,完工19天後就潰堤170公尺!當然水利署的立意值得肯定,但我仍然關心當時我所疑慮的問題,不知是否都已克服?
至於水利署六河局規劃的三爺宮溪整體治理計劃,因為不是縣政府主辦,當時我在地方聽到許多意見,也形成一些規劃想像,可惜沒有機會跟六河局的人及規劃單位詳細討論,其中兩個較大的想像是:
1、在三爺宮溪與二仁溪交會口設立大型水柵門及抽水站:由於三爺宮溪兩岸土地很低,溪底幾乎是低於在海水面的趕潮段,漲潮時海水入侵很長距離,甚至超過高速公路萬代橋。如果連續下大雨幾個小時,又逢漲潮,不但水排不出去,甚至海水會倒灌進來,此時如果可以關閉水門阻止漲潮海水倒灌,並配合大型抽水站抽水,應該可以減少淹水的傷害。退潮時將水門全面打開。
2、另一個可能的方案叫做「新鯽魚潭系列」治水方案。例如在崑山國小旁農地來挖個滯洪池,滯納暴雨原先要淹在崑山科大的量。而從仁德交流道萬代橋往北到一甲丶土庫丶太子廟丶崑山科大的的三爺宮溪上游段排水沿線仍有許多農地及空地,可以考慮徵收作為防洪所需的系列滯洪池或拓寬部分河道,這個計劃可以稱為「新鯽魚潭系列治水方案」。
治水必須了解地理地形,尤其三爺宮溪的歷史地形變遷甚大,其上游段原為歷史上的鯽魚潭,原是北流向台江內海,到了19世紀初因台江淤積阻塞才改道南注入三爺溪,而三爺溪自古即為台南台地東側的內海海灣,海水本來就流到這一帶,所以本來這一帶就低於海平面,後來因為開墾淤積,人們佔領原來是內海海灣的浮䨱地,侵佔河道,所以河道變得更窄自然妨害水流;再加上地勢低窪,一漲潮海水就倒灌到萬代橋,回堵力量很大。所以治理三爺宮溪如果沒有認識此一地理地形的歷史變遷,而對大自然抱著敬畏的心,而夜郎自大,恐怕將徒留更多笑柄!
至於三爺宮溪應急堤防加高到7.8公尺,究竟是對的政䇿或錯的政策?值得探究!個人淺見認為因為它的上游是永康崑山丶仁徳太子廟丶土庫丶一甲,集水區並不大,而且地形上並沒有明顯落差,非常平緩的平原段,而且經過的都是人口綢密區;而不像二仁溪集水區大,而且都是地勢較高的山區,所以進入下游低窪地有設置堤防的必要。我認為在三爺宮溪加高應急堤防到7.8公尺,恐怕完全沒有防洪的效益。相反地它可能反而是妨害周邊水的排洩,而加長水患的時間!值得再檢討!
12年國敎,如何改?
新北市長朱立倫廢除特招考試的效應,立即引發六都諸侯在此議題上的跤力。中央敎育部原政策立刻陷入崩盤,並將在2週內召開會議檢討!
8月17日教育部召開各縣市協調會議,結果:特招免試分發順序,中央尊重地方!
看來朱立倫放完炮後,又親自出席,與會各縣市及團體,似乎並無共識,好像仍然無解。而會考取代特招也沒有共識。
看來朱立倫放完炮後,又親自出席,與會各縣市及團體,似乎並無共識,好像仍然無解。而會考取代特招也沒有共識。
大家且看,103學年的12年國教:「㑹考」丶「作文」丶「一免」丶「二免」丶「特招」丶「續招」,至今(8/25)尚未結束。你看這麼漫長,而且多次程序,難道不爛嗎?爛得還不夠嗎?難道不陷學子與家長於水深火熱之中嗎?
而難道104學年度,還要延續這樣嗎?可憐的學子!無藥可救的政府!
而難道104學年度,還要延續這樣嗎?可憐的學子!無藥可救的政府!
面對全國學生及家長痛苦的這一個12國教變革,在野黨其實也應該積極參與提出方案!非常可惜在野黨的方䅁到底是什麼,社會並不清楚。在野黨似乎祗想扮演批判的角色,而不想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這是不應該的,也是與有責任的!
目前北北基會考成績祇佔30%,而台南區祗佔25%,而且祇分AB兩級(5分或0分),顯然是一堆「蛋頭」不切實際的規劃。這個會考成績比重實在低的太離譜了,將來如何鼓勵學生多閲讀丶多學習呢?而且祇分A、B丶C三級分數,這根本就是「假平等」,假裝故意要大家不要「太在乎分數」的「鴕鳥規劃案」,而實際分發還不是照比序分數,根本就是「真假仙」的「精神分裂患者」!
我認為:
1、會考應該恢復基測,並以如下配套來處理:
(1)以實際分數計算,而不是A丶B丶C三級如此粗糙的分級;
(2)而且會考成績比重應增加到「60%--70%」左右;不應該如目前的30%(如北北基)或25%(如台南區),如此才能鼓勵學生學習的風氣,而不會造成如目前扼殺學習的比重。
(3)在前述基礎上,全國一律取消「一般性的特招」;但可以保留「藝術(含音樂丶舞蹈丶戲劇)」「體育運動」項目的特招,但考試科目僅限於專長相關科目。
(2)而且會考成績比重應增加到「60%--70%」左右;不應該如目前的30%(如北北基)或25%(如台南區),如此才能鼓勵學生學習的風氣,而不會造成如目前扼殺學習的比重。
(3)在前述基礎上,全國一律取消「一般性的特招」;但可以保留「藝術(含音樂丶舞蹈丶戲劇)」「體育運動」項目的特招,但考試科目僅限於專長相關科目。
2、取消志願序的分數比,而改採獎勵就近入學,逐步建立社區高中職,申請學區高中最高加10分。
3、多元學習丶適性發展部分(比重約20%---30%),重新檢討品項,並取消A、B級,而採實際分數換算。
3、多元學習丶適性發展部分(比重約20%---30%),重新檢討品項,並取消A、B級,而採實際分數換算。
如此應該可以達到一次分發完成,而且不需二次考試!
增補一:
8/24台聯黨已正式提出恢復基測的主張,這跟本人所提解決方案第一點接近。目前檢視12年國教成敗的關鍵應是「方便性」,所以:1、「一次完成分發」很重要。2、「祇有一次考試」也很重要。但目前北北基區這種「四次分發」仍未完成丶以及「考試四次」(會考丶作文丶特招丶續招)的制度設計,實在是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而政府如此嚴重失能仍不知悔改也真是令人失望至極!在制度的設計上一定要符合:「祇有一次考試」丶「一次分發完成」的基本需求。至於體育丶藝術等特殊才藝的招生,則不在此限!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