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6日 星期六

花三年解決卅年的水患?

       今年三月台南市長賴清德誇稱自己的治水成績如何了得,並舉台南仁德三爺溪的永康及仁德地區的整治為例,自誇「淹了卅年的問題,我花三年就解決,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而在七月底剛舉行的港尾溝溪分洪道竣工時,市政府更發出豪語「面對颱風,我們準備好了!」,結果在這一次812豪雨,台南仁德丶永康地區仍然是連續大淹水。而剛完成的港尾溝溪分洪道竟發生潰堤170公尺的事件,而被外界紛紛質疑「神話一夕破功」。
       我不想對他及市政府同仁作任何檢討或批評,以免被作太多聯想。
       但因為賴市長所言的「三年解決30年淹水」的説法,其中他的任期前九年正好是我在台南縣長任期內,所以我的確有「被打臉」的感受!所以不得不就這9年的仁德丶永康治水作一些說明!以免被誤會9年任期治水無方!
       過去仁德最常淹水的地區是仁德保安地區(含保安工業區),所以我的任期內保安地區的治理計劃前後花費一丶二十億元,已經完成;除了保安大排擴寛丶增強保安抽水站丶及配合保安抽水站抽水所需的港尾溝溪𣿬入二仁溪的𣿬流段背水堤工程丶港尾溝溪水門及抽水站丶滯洪池丶及港尾溝溪下游段拓寬工程整治計劃。
       同時針對三爺宮溪的中、上游段永康大灣丶崑山丶仁德太子廟丶土庫丶一甲丶仁德地區淹水問題,必須對三爺宮溪全流域作整體治水規劃,才能根本解決問題。這個規劃案是由水利署六河局主辦委託規劃,縣政府水利局參與協助,而廣受矚目的仁德滯洪池其實就是縣政府提出的構想。而整治計劃當時已執行完成仁德太子廟鯽魚潭橋以北上游大灣中排及太子廟中排均已治理完成。而高速公路仁德交流道萬代橋的拓寬及竣深也已完成。仁德滯洪池的計劃也經核定並編列土地徵收預算,並進行相關都市計劃的變更程序!而太子廟鯽魚潭橋到萬代橋經土庫丶一甲一帶正進入下一階段治理爭取經費中。
       至於港尾溝溪上游髙速公路以東,除了港尾溝溪的整體治理計劃外,因應高鐡歸仁站及高鐵特定區開闢,減少綠地及增加雨水瞬間通洪量,六河局提出了港尾溝溪分洪道的計劃,並由六河局負責規劃及執行!
       港尾溝溪分洪道是當時經濟部水利署六河局,仿效台南縣政府在永康市所提出的「永康大排分洪道」排水的前案經驗,要求台南縣水利局配合推動的計劃!
        當時來向我報告時,我曾質疑幾點:
1、分洪道太長了,長達3、4公里,是否有分洪功能值得存疑?相對的永康大排分洪道祇有幾百公尺,效果較顯著。但港尾溝溪分洪道太長了,是否有效?值得檢討!2、是否有二仁溪溪水倒灌的疑慮?3、水平坡度是否與地形相吻合?因為我懷疑中間地形高程可能較高?4、我建議他們不如考慮利用當地有些台糖地,在較低窪地方蓋一個較大的滯洪池,也許效果更好!但我們水利局同仁說這是水利署六河局主動要推的計劃,所以也就祇好隨他們的意配合辦理了! 如今雖已順利完成,但沒想到竟是豆腐渣工程,完工19天後就潰堤170公尺!當然水利署的立意值得肯定,但我仍然關心當時我所疑慮的問題,不知是否都已克服?

      至於水利署六河局規劃的三爺宮溪整體治理計劃,因為不是縣政府主辦,當時我在地方聽到許多意見,也形成一些規劃想像,可惜沒有機會跟六河局的人及規劃單位詳細討論,其中兩個較大的想像是:
       1、在三爺宮溪與二仁溪交會口設立大型水柵門及抽水站:由於三爺宮溪兩岸土地很低,溪底幾乎是低於在海水面的趕潮段,漲潮時海水入侵很長距離,甚至超過高速公路萬代橋。如果連續下大雨幾個小時,又逢漲潮,不但水排不出去,甚至海水會倒灌進來,此時如果可以關閉水門阻止漲潮海水倒灌,並配合大型抽水站抽水,應該可以減少淹水的傷害。退潮時將水門全面打開。

       2、另一個可能的方案叫做「新鯽魚潭系列」治水方案。例如在崑山國小旁農地來挖個滯洪池,滯納暴雨原先要淹在崑山科大的量。而從仁德交流道萬代橋往北到一甲丶土庫丶太子廟丶崑山科大的的三爺宮溪上游段排水沿線仍有許多農地及空地,可以考慮徵收作為防洪所需的系列滯洪池或拓寬部分河道,這個計劃可以稱為「新鯽魚潭系列治水方案」。

       治水必須了解地理地形,尤其三爺宮溪的歷史地形變遷甚大,其上游段原為歷史上的鯽魚潭,原是北流向台江內海,到了19世紀初因台江淤積阻塞才改道南注入三爺溪,而三爺溪自古即為台南台地東側的內海海灣,海水本來就流到這一帶,所以本來這一帶就低於海平面,後來因為開墾淤積,人們佔領原來是內海海灣的浮䨱地,侵佔河道,所以河道變得更窄自然妨害水流;再加上地勢低窪,一漲潮海水就倒灌到萬代橋,回堵力量很大。所以治理三爺宮溪如果沒有認識此一地理地形的歷史變遷,而對大自然抱著敬畏的心,而夜郎自大,恐怕將徒留更多笑柄!

       至於三爺宮溪應急堤防加高到7.8公尺,究竟是對的政䇿或錯的政策?值得探究!個人淺見認為因為它的上游是永康崑山丶仁徳太子廟丶土庫丶一甲,集水區並不大,而且地形上並沒有明顯落差,非常平緩的平原段,而且經過的都是人口綢密區;而不像二仁溪集水區大,而且都是地勢較高的山區,所以進入下游低窪地有設置堤防的必要。我認為在三爺宮溪加高應急堤防到7.8公尺,恐怕完全沒有防洪的效益。相反地它可能反而是妨害周邊水的排洩,而加長水患的時間!值得再檢討!

       

2 則留言:

  1. 溫,良,恭,儉,讓+態度=精神100%

    回覆刪除
  2. 縣長應該把當年的規劃圖面附上來,這樣就清楚誰在做事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