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0日 星期二

法律丶政府管理丶競爭力



一丶法律人與政治:
    
  (一)熟悉法律的重要性:
        民主社會與依法行政
       法律人/律師/立法委員/縣長
    
  (二)法律人的形象為何不好?
       1、總統丶副總統丶行政院長
       2、 檢察官丶法官
       3、政府官員。(官僚體系)
    
  (三)媒體環境:如何建構理性討論的空間?
  (四)是人的問題?或制度問題?或環境問題?文化問題?或人民問題?
二丶如何穿透官僚體系保守性的障礙?
       法律是來解決問題?或是製造問題?
        懂法律: 才能解決難題,開創新局。

   (一)養鷄場趕走晶圓廠。

   (二)南科特定區創新的開發模式:
             浮動分區丶民間投資開發的模式。

   (三)台南都會公園及奇美博物館:讓許文龍實現夢想!
             與台糖聯合開發的模式(比照區段徵收),無償取得40公頃土地,讓台南都會公園化不可能為可能!
             讓許文龍實現「蓋奇美博物館」的夢想!

   (四)成立工業區開發基金,開闢三個工業區:
              開創柳營科工區丶樹谷園區丶永康科工區共約650公頃土地,創造超過4萬人以上就業機會。

   (五)蘭花園區:
             我如何取得最便宜的租金?(與彰化花卉苗木園區相比)
             我如何讓他們不需負擔地價稅?(與屏東農業生技園區相比)

 三丶政府的政治學v.s 管理學 v.s 國家競爭力
        
        2000年後台灣陷入政治惡鬥至今,因為「政治考量」大於「做事考量」,大家計算政治優先,而「為人民做事」反而淪為其次!

       如何從管理學角度:
     (一)政府的績效考評問題:
              1、 民調 v.s 政績
              2、如何衡量政府的貢獻度?
               各縣市的國民所得、投資丶就業⋯⋯
     (二)如何發展出「客觀的政府的績效考核制度」,避免陷入政治惡鬥,而引導政府及媒體丶人民朝向正向的貢獻度去思考問題,也才能提振國家競爭力!

四丶從管理學的角色,看台灣政府體制如何改革?
   (一)中央政府組織改造:
               1、總統制 v.s內閣制 v.s 雙首長制 v.s 有權無責超級總統制。
               2、國會選制: 日本式分立制 v.s 德國式聯立制。
              考量總統直選後造成諸多問題,的確值得認真思考採取內閣制的必要性。
              若採內閣制,則其前提必須先建立「票票等值」的「德國式聯立制」
              德國式聯立制:(單一選區二票制,以政黨票為國會議員總席次分配依據,總席次扣除各該政黨地方選區當選席次,即為該黨不分區席次)
   (二)中央與地方的關係:
               1、建立行政院與縣市地方首長定期會議的機制:
                    台灣迄未建立中央與地方首長定期會議,祇有真轄市長能參與行政院會,應該讓所有縣市首長有機會共同參與。讓中央的決策更能貼近地方在地的心聲。
               2、中央應該建立六都與一般縣市,在人事丶財政丶地方自治事項立於平等的地位,而不要造成一般縣市成為二等縣市丶二等國民之不平的地位。
   (三)地方政治體制的改造:
               1、直轄市應恢復實施區自治,以避免邊緣化問題。
               2、從管理面,鄉鎮市(319鄉鎮)應該作適度的整併問題:
               3、鄉鎮市組織朝向委員會制(鄉鎮市公所與代表會整合而為一);選舉制度是否改採全政黨比例。
               4、村丶里並非自治體,村里長選舉應該廢止,而恢復純粹民間的社區發展協會!

五丶司法與國家競爭力:
    (一)疊床架屋的監督機制:
              監察院
              法務部:調查局丶廉政署
                            特偵組
                            各地方法院檢察署肅貪組
              各級機關政風單位政風人員
              各地調查站。
    (二)司法對台灣國家競爭力的傷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