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8日 星期四

復徵機車牌照稅,傷了廣大通勤族


日前,交通部研擬復徵150CC以下機車牌照稅,引起譁然,因為2016年底, 51cc至125cc車輛數多達1306萬輛,佔了所有機車近95%;作為日常生活及上班上學通勤使用。這樣的復徵,不免被認為是打壓弱勢騎士。

早在1995年時,立法院審查牌照稅法案時,院會意見認為機車是中低收入者的主要交通工具,將150cc以下機車牌照稅訂為零並通過,當時我也是時任的支持立委之一。那麼,現在為何要研議復徵150CC以下機車牌照稅呢?按交通部說法,是要使國內行動汙染源「機車騎士」負擔一部分空污整治的成本。那麼,我們就有必要來看看讓機車族負擔這個成本是否合理。

若依據環保署空氣污染排放量資料庫觀之,境外汙染源大概佔三成左右,而我們無法控制境外空污的流入,可以整治的只有境內平均約六成六的污染源。境內污染源以交通工具、工業及其他污染源各佔三成。其中機車(包含二行程及四行程機車)只佔了境內污染的4%,讓只佔空污4%的廣大機車通勤族負擔空污整治費用,是否公允?

實際上,空氣污染來源眾多,只特別關注其中一個,無法確實改善我國空氣品質;多管齊下、協力並進才是真正有效的改善空氣品質方式。大貨車、餐飲業、電力業、道路揚塵及製造業是國內五個佔比超過或接近10%的主要污染源。對電力業及製造業的排放管制、餐飲業的油煙控管、減少大型路面、工地營建揚塵、汰除一二期大客車和對三期大客車的濾煙器裝設補助等措施,才是真正治標又治本的做法。中長期而言,我國應全面比照先進國家標準訂定「產品容許耗用能源基準」(MEPS),並應對於優於能效標準的節能產品,給予適度的獎勵優惠。因為一般效能較高的產品通常較貴,我國又尚未課碳排放稅,所以必須提供獎勵優惠,如此才能鼓勵消費者使用低能耗高效率的産品。

解決空氣污染這個來源複雜的問題時,我們要思考的是,會不會將某個特定產業、某個族群給貼上標籤。也因此,我仍然秉持著二十多年前照護弱勢的立場,反對在現階段復徵150CC以下機車牌照稅。

盡速汰除二行程機車、以及鼓勵民眾使用電動機車,才是減少機車污染最根本的做法。政府每年花費大筆的經費補助民眾及車商,為何國人使用電動機車的比例仍低?我認為,關鍵在於沒有廣設充電站。現在僅有台北市、桃園與台中等地的充電站較為密集,但是其他縣市及重點通勤道路上充電站仍然稀少。機車在我國主要作為短中程通勤、以及日常家庭使用,要有更為密集且廣為民眾所知的充電站,才能夠真正推動改變人民使用交通工具的習慣。這種解決之道固然緩慢,但才是解決空污問題的根本方式。


環保署空氣污染排放量資料庫
https://teds.epa.gov.tw/new_main2-0-1.htm

環保署環境資源資料庫
https://erdb.epa.gov.tw/ERDBIndex.aspx

機車復徵牌照稅?賀陳旦被立委盯得滿頭包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292984

交部提復徵機車牌照稅 網友貼文打臉
https://tw.news.yahoo.com/交部提復徵機車牌照稅-網友貼文打臉-214915707.html


圖片來源:Life生活化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