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8日 星期二

台灣已經找到定錨了嗎?

       偶然在網路刊物「灼見名家」看到楊照先生,應香港光華新聞文化中心(台灣新聞局駐港單位)邀請在今年4月18日,在香港以「閲讀台灣---定錨與漂流」為題發表演講,提到「台灣已找到了自己的定錨」,並且舉了文化出版的例子説明。
       
       其實楊照以閱讀台灣的用詞,並舉文化出版的例子,下結論認為「台灣已找到了自己的定錨」,這句話可能是一個隱喻。然而這句話可能講得太簡化了,也可能造成一個很大的誤解!
       
       我認為這句話其實祇是在隱喻政治,的確在「政治上台灣已經找到了定錨」,應該説是「台灣走自己的路,反對中國大陸強勢統一台灣」的政治定錨,已經是確立,不可改變了!從2014年3月18日太陽花學運後,年輕世代集體的站起來反對服貿協定,其實骨子裡就是年輕世代集體反對中共強勢主導兩岸的政經統合,所以台灣在政治上走自己的路,在年輕世代間已是確立的。
       
       但楊照將此一層面扯到「反產業化」,其實是因為不敢講政治,而硬扯反產業化(其實也不敢講反全球化,反全球資本主義體系),而造成不倫不類的比喻講。其實每一個產業企圖尋找自己的特色丶尋找差異化的競爭,這是普世競爭法則,也不能算是定錨。
       
       而相反地台灣的危機,就在於「不夠全球化,也不夠在地化」;而且有民主選舉,然而政治嚴重失能;以及媒體競爭生存壓力,媒體沒有扮演公共丶公益丶全球視野丶就事論事丶客觀丶中立的角色,反而介入藍丶綠丶派系政爭,而成為「新聞製造業」,並躍升為「政治操盤手」的角色。整個國家社會因為長期被國際社會隔離,政府公務體系人員缺乏國際接軌,而更顯得關起門來不願意面對國家的競爭力的困境。

       至於香港人的困境,其實是因為「它的命運掌握在中國的手𥚃」。反抗丶逃離是一個選項;或是沒有能力逃離者,或是要留下來奮戰者?如何對抗中國逐漸深化的高壓統治?香港人如何利用英國留下來的法治人權文化,如何不妥協的深化跟中國的抗爭,讓中國不得不在民主丶自由丶人權的腳步上不得不作讓步!這個機會並非全無,但必須付出不小的代價,而國際社會正一面倒的支持香港的民主運動。

       全球關注香港民主運動,其實關鍵在於:「從更宏觀來看,香港的民主運動,已經不是祇有單純的香港民主問題,而是中國民主運動是否能順勢而起的問題。」,而同樣地,中共中央最擔心的是:「香港的民主抗爭運動,可能會鼓動中國大陸更全面性的民主改革運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所以傾全力壓縮民主化繼續發展的空間。

        從中國民主運動發展的角度來看,以及中國民主運動對世界政治形勢的重大影響來看,香港特首直選引發的「香港民主運動就是中國民主運動的破口」,絕對不可小覷。反而更應該了解「香港民主運動」的「本夢比」是非常高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