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4日 星期一

永康砲校用地能否成為「大台南新都心」?

關廟砲校用地已開始整地!
把砲校從永康市中心遷移到關廟的政策定案,是我任內一項重要的政策成果,也要感謝當時關廟張憲堂鄉長及代表會答應提供土地,以及阿扁任內國防部配合成全此事!
遷移後原來永康市砲校用地,當時我們就規劃成為一個具有前瞻性「大台南新都心」的新的都市規劃,包含15公頃的都會公園丶展覽中心丶創新設計園區及商業中心。而沒想到2009年台南縣市合併升格直轄市,使此一砲校用地用地成為「大台南新都心」的規劃,變成非常有遠見的規劃!但此一計劃的實現,仍需配合南鐵立體化能一次到砲校及永康交流道,以解決關鍵性地聯外交通問題。
這就是我為什麼主張南鐵全線高架化,一次就作20公里的原因,因為如此才能一次解決聯外交通的困境。如果繼續南鐵8公里地下化,此一計劃將大打折扣,因為永康原砲校地的聯外交通問題完全沒有解決,大台南新都心的計劃,將成為空中幻影!這也就是我積極寫文章反駁永康選區選出的郭國文丶林宜瑾兩位議員積極推動南鐵地下化的關鍵!

2014年7月7日 星期一

闕志鴻與南灜天文台

暗物質佔宇宙質量的85%,是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
闕志鴻是我在台大物理系的同學,他研究宇宙大爆炸的背景輻射,研究宇宙的起源。
我回到台南選縣長前,有次物理系班上同學會碰面,知道他的研究後,我就產生興建天文台的想法,以提昇南部小孩天文丶科學敎育的環境,所以我蓋天文台其實是受到他的影響。
因為有他及台大物理系的天文研究團隊例如林俊輝教授當顧問,讓我有信心可以蓋一座具有國際水平丶具有國際前瞻性的「南灜天文台」。
2001年去參觀他的實驗室就看到他用很多PC串聯起來,作超級電腦的運算,這應該就是叢運算的開端!
很高興他在暗物質方面的研究有非常傑出的成就,尤其是超輕的暗物質粒子的提出!

台灣之名從何而來?

      「台灣的名稱從何而來?」這是昨天(2014/7/7)下午在「六一南灜文史論壇」座談會我提出來刺激大家的議題!
       結果發言者多數是依據維基百科所作的"Tayouan"是指島上有"台窩灣"社平埔族,而叫做大員,即台灣之來源。但我並不同意平埔族台窩灣社這種說法,不贊成「平埔來源説」,但我是主張「漢語來源説」。
       我的主張是:明朝末葉福建福州丶泉州丶漳州地區的海商丶海盜丶漁民對大海東方灜洲的大海島的地理描述「在一個廣大潦闊的內海大海灣(後稱為台江內海)的地方」,而「那個大海灣的地方」,為了方便溝通而逐漸簡化為「大灣(閩南語音)」或「大員(閩南語音)」「台員(閩南語音)」。
       其實1602年陳第隨著沈有容將軍剿討日本海盜而登陸台灣時,在其所著"東番記"就已經稱"大員"(閩南語音)。
       而荷蘭人來中國,先在澳門被葡萄牙驅趕,而轉至福建福州及泉州一帶,又被明朝驅趕,而經福建福州丶泉州地區的海商及漁民建議他們到澎湖落腳,結果到了澎湖落腳不久,明政府又再度要驅趕他們,後來經由大海盜兼海商李旦居中協調,建議荷蘭人到"大員"落腳。所以荷蘭人最早接觸的都是福建的漢人,所以荷蘭人稱呼的"Tayouan"「大員」,應該是源自於漢人之口,而不是源自平埔族人之口説。
       至於漢人的說法究竟是源自「大海灣的地方」的簡化為「大員」,或者是平埔族「台窩灣社」而命名,其實歷史文獻都証明大員島上並沒有「台窩灣社」。

       而根據陳第的東番記提到「大員乃赤崁外一小島,為入番社的門戶,島上多漢人,乃販海商賈」,這裡稱島上多漢人乃販海商賈,也間接証明沒有所謂「台窩灣社」。其後福建莆田人周嬰在其所著《遠遊篇》中,引《東番記》而稱之為"台員"。
       而德國史學家Ludwig Riess研究荷蘭史料時發現,荷蘭人與台灣原住民溝通多由客家人居中翻譯。故應為客家話拼音Th'oi-v'an的轉寫,意思是大灣。「大海灣的地方」的説法,應該與Ludwig Riess的「大灣」説法,相通!
       史料表明荷西時期以前,此處為客家人聚集地,閩南人則聚集地,閩南人則聚集在魎港一帶活動。 
       大員或台員的名稱,是最早出現在中文文獻上「台灣」原始文字的前身,
       
       至於維基百科上有關台灣名稱之來源是因為大員島上平埔族「台窩灣社」的說法,我個人認為那是因為日本學者在翻譯古荷蘭文「Tayouan」時,因發音的關係,同時也不夠熟悉大員、台江內海的地理環境,而翻譯成「臺窩灣」,並進而衍生成「台窩灣社」的説法。
這個錯誤跟荷蘭人將「閩南語"船"」的發音記載為"Junk丶Jong、Jung",而日本台灣研究的學者則將Junk轉翻譯成為"戎克船",而台灣研究的學者延用"戎克船",而卻忘了那本來就是「台語"船"」的意思!
       
       雖然我不認同臺灣之名,是源自大員島上平埔族「台窩灣社」的來源説,但看到大家凡事追根到「平埔」的態度,倒也不禁莞爾!真的是本土意識高漲!目前Wiki百科也採平埔説,但我相信不久之後「閩南語來源説」將來成為主流。

2014年7月4日 星期五

台灣當前困境與2014七合一大選!

2014年七合一選舉,各政黨應該要能針對當前台灣的困境,提出具體的解決對策:
1、首先是貧富懸殊加速擴大,而且貧窮化擴大中。
2、房地產炒作已偏離經濟發展,不但嚴重排擠其它產業投資的資金需求,而且20年薪資未增漲,物質卻不停漲,也嚴重加深年輕世代的貧窮化。
3、南北差距丶城鄉差距加速擴大。年輕人被迫到大台北都會區工作,而任令台灣田野荒蕪!
4、台灣經濟陷入結構性停滯困境,而且對中國經貿關係,由互補性轉為競爭性,甚至成為中國供應練的一部分。加深對中國及中國市場的依賴。
5、台灣是全世界最嚴重的少子化國家,即將面臨少子化帶來的經濟社會崩塌萎縮的危機。

如果國丶民兩黨無法針對上述困境提出因應對策,則期待能否有新的全國性競選連線政團,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對策,公開宣揚推動參與競爭,如此才能刺激兩大黨一起來加速改革!

2014年6月24日 星期二

朱立倫為何參選連任?

       朱立倫宣佈參選連任,而且宣布當選會做滿4年,不會參選下屆總統。這一個答案並不出人意料之外,但大家對於他所宣布的「當選做滿4年,不會參選下屆總統」的説法,都持懷疑的態度。
       但其決定參選連任的理由看來是:
1、等不到閣揆的位子,因為馬不會放手,一旦朱當上行政院長,無疑是馬提前交接,馬勢必提前跛腳,而且朱吳的矛盾提早白熱化;
2、而且朱若不參選,又無閣揆寳座,擔心在沒有位子下要直攻2016的變數及風險很高,空窗期將近一年,而且恐與吳的競爭陷入白熱化,而且與馬的矛盾將增加。
3、尤其目前桃園都丶基隆市陷入貪污醜聞選情不利,台北市連勝文也陷入困境,穩住最大都的新北市對國民黨繼續執政非常重要,所以配合國民黨戰略,先鞏固新北,支援危機中的台北都及桃園都丶基隆市。
4、把2016國民黨總統候選人的問題丟回給國民黨及支持群,把問題遞延到2015年。
所以朱立倫算是打一個最安全牌!
       朱如果幸運連任,在2015丶2016年帶職參選,其附帶效應就是,民進黨內也可能有人在2015丶2016帶職參選挑戰蔡英文的機率大幅提高。

2014年6月22日 星期日

游錫堃贊成新北市區自治!

游錫堃丶林志嘉都贊成新北市區自治,這是好事!值得鼓勵及進一步與他們討論!
但看來他們似乎還沒有推動區自治的行動方案,而且區自治的方案內容也還沒深入思考!
區政府的組織為何?是採取區行政首長與區議會分立制衡體制,如同目前鄉鎮公所與代表會分立制衡的體制?或者採取行政與議會整合為一的委員會制?我的主張是應採取行政議會整合為一的委員會制!
至於選舉制度,則未見進一步說明,如果照目前選舉方式則買票丶黑金問題仍然無法有效防治!他們兩人可能也尚未考慮到此。我認為杜絕買票丶杜絕黑金,最好的方法就是學習歐陸的全政黨比例制,祇投政黨票,而不投政黨提名的個別候選人,如此可防堵買票,並避免政黨提名黑道。至於個人獨立參選亦可。

2014年6月18日 星期三

青年佔領政治如何啟動?------談地方政府體制及選制改造方䅁

今天下午綠黨前召集人潘翰聲,邀請我6/29(週日)13:30-15:30參加《靑年佔領政治》營隊,主講「地方政治與選舉實務」。
晚上我特別邀請他來討論「直轄市區自治」及「區政府組織及選舉制度應如何改革?」,以及此項改革與青年參政的關聯性及重要性。
他非常認同目前直轄市區長官派,區沒有自治權,是嚴重的民主倒退。所以應該全力推動區自治及區自治選舉。
他對於我所主張的:1、區政府採用「歐陸式委員會制」及2、選舉方式採取祇投「政黨票」的「全政黨比例選制」,此一制度改革,也頗為興趣。
此一地方體制及選制改造,不但:1、可以徹底杜絕目前地方選舉黑金綁樁買票問題,2、也可以鼓勵更多年輕人下鄉到地方,推動地方公共事務及社區營造運動,並可以有機會被政黨提名列入政黨區議員名單。這樣的論述他也非常認同。這樣的地方政府體制丶選制的改造,才真正能達到「青年佔領政治」的目標,他也非常認同!
真是難得遇到知音,也期待共同來推動台灣地方政府體制丶選制的改造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