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2日 星期四

 2022/05/12


【面對疫災洪峰,應回歸災害防救體制!】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5月11日新增確診來到本土57216例,中重症70人、死亡8人,累計確診已達50萬5455例、死亡951人。預估5月20日以前累積應該會超過100萬例。

陳時中原來預測疫情高峰期是5月20日,不過由於台灣人對於病毒比較謹慎,口罩帶得比較緊,自動軟封城,所以爆發的速度沒有原先估算的那麼快,高峰期可能遞延到五月底。五月底確診數有可能上看200萬病例。這一波台灣疫情更可能累積確診超過400萬例。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目前輕症及無症狀感染者仍然高達99.77%,中重症僅0.23%,目前這一波的死亡率約為0.02%左右,在全世界算是相對低的。由於疫情尚未達高峰,而且包括台大及大台北地區應變醫院及專責醫院,均已陷入醫療崩潰的危機,而且快篩嚴重供應不足,新冠口服特效藥輝瑞的Paxlovid及默克Molnupiravir,管制太嚴,無法即早供應給高危險群確診者,所以死亡率是否能夠維持目前這麼低的狀態是大家感到焦慮的!

目前防疫的亂象,人民的不安,其實也是其來有自:

📍
㈠【快篩之亂】:
由於快篩嚴重不足,感染者當作感冒治療,助長疫情擴大。快篩嚴重不足是疫情爆發以後一直存在的問題,除了是小英政府及陳時中沒有超前部署外,而且拖了一個多月仍未解決,充分顯示應變能力很差。

其實這個問題不難解決,只要第一時間,開放進口所有歐、美、日已經認証許可的快篩。並允許家庭、工廠、公司自用的快篩,可以快速通關進口。而陳時中拖到今天才同意開放個人自用快篩。但為什麼不同時開放公司、工廠、法人自用的快篩進口呢?

📍
㈡【醫療崩漬危機】:
台北市聯醫工會及台大醫院護工會在5月6日都發表聲明,表示「大量醫護確診隔離,第一線人力嚴重不足。護病比翻倍,醫護人力嚴重過勞,我們已經擋不住了!」

雖然指揮中心表示,全國病床空床數尚有5800多床,空床率超過53%。但合北市醫師職業工會、台灣護理產業工會、台大醫院企業工會、北市聯醫企業工會等五大醫療工會,5月10日到指揮中心抗議。直言指揮中心粉飾太平,防疫工作壓垮醫療人員,號稱超前部署的醫療體系不堪一擊。

工會指出:「當前問題包括輕重症分流徒具形式,無法給病患像樣的照顧品質;一般病房轉型或加開專責病房時,專責病房醫護比從原本的一比五,膨脹了三倍到四倍,一個護理師要穿厚重隔離衣照顧十個到二十個病患,不能吃飯、喝水、擦汗。」

📍
㈢【不提供口服特藥效,導致不少人因而重症化或死亡】:

目前治療新冠肺炎的口服特效藥有輝瑞的Paxlovid 及莫克的莫納皮韋(Molnupiravir),都能有效預防高危險族群從輕症轉變為中重症化。這兩種藥都必須在發病後5天内使用。但許多符合用藥資格的高風險群,卻囿於「領藥行政流程不順暢」,而五天内無藥可用,陷入重症化危機!

目前指揮中心已經訂購70萬人份輝瑞的口服特效藥Paxlovid,已經到的有35萬人份。最近又會到20萬人份。但截至5月9日的使用量僅2千多人份。導致許多確診者輕症而有危險因素者,一直未能提供口服特效藥,又不能住院,所以不少人快速惡化成為中重症,甚至死亡。4月24日基隆陳姓婦人,也包括一位我的法律系同學,都是未能提供口服特效藥而導致快速惡化死亡。

至於洗腎患者確診或腎功能有嚴重問題不能服用Paxlovid,而需服用默克的Molnupiravir,但目前該藥庫存僅存3770人份。

根據台大公衛學院陳秀熙教授的團隊研究,從4/1-5/9這39天內,為了避免未適當分流,而不能住院的輕症者,又不能領到口服特效藥,因而重症化者超過38人,甚至死亡。這個研究可能尚未包括直接就在家裡死亡者。

📍
㈣【集中式大型專醫療機構,是大流行時醫療崩潰的關鍵】:

目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將全国COVID-19染疫者從「PCR採檢、檢驗、門診、住院治療、加護病房(ICU)」,全部集中在應變醫院、專責醫院。這種集中式大型專責醫療機構包辦的模式,在年五月第一波爆一天最高7、8百的病例就已經覺得很大的醫療量能無法負擔的壓力及危機。而幸好去年在全面清零的政策管控下,一個多月就呈現可管控。

但這一次在與疫共存,儘可能維持原有生活方式的新防疫戰略下,疫情飆升已在指揮中心預期中,5月11日已達57216例,這麼龐大的量集中在專醫院,難怪醫護人員承受不了。

❶擴大PCR採檢量能:

5月6日指揮中心宣布,將新增190家耳鼻喉科診所加入PCR及快篩檢測及門診。指揮中心這個動作慢了一個半月,不但沒有超前部署,而且缺乏一個公開徵求的程序。全國基開業醫師有一萬人,如果再加上開業的醫師的檢驗所,一定可以號召更多醫師、醫檢師參加。

❷地方政府也投入增加篩檢點:

台北市政府也在5月7日,率先在士科推出車來速,接著木柵車來速。新北市、台中市、彰化縣⋯等地方政府也紛紛跟進增加PCR篩檢站,分散PCR檢測的負擔,以避免大型醫院醫療崩潰,並方便市民的防疫。

這看到一個現象,就是「中央集權」崩壞失能後,地方政府會進一步承擔其責任。

❸救災代替管控,去中心化權力下放:

指揮中心從成立開始,一直就只依據「傳染病防治法」及「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條例」為依據,而採取「管控/限制」的心態來杜絕病毒傳染,並採取「獨裁決策模式」。指揮官在過去二年四個月的權力,幾乎比總統還大。而且完全跳過「災害防救法」及其「救災體系」。不但違法,而且非常不應該的事。

如今要與疫共存,不再清零,不得不經歷大流行的陣痛。台灣即將要面對一天超過6萬、10萬、甚至20萬例的考驗。所以整個心態一定要快速調整到「災害防救」,「以救災替代管制」,所有的救災救病藥物及物資,到徹底「下放到第一線」,才能夠對抗可能長達一個多月「疫情洪峰」。

📍
㈤【回歸災害防救體系,合力對抗「疫災洪峰」:

台灣的「災害防救法」及災害防救體系的建立,是歷經921大地震的災難所催生。已經歷經二十多年的考驗!台灣社區營造界非常有名的嘉義新港小鎮醫師陳錦煌,在扁政府時代經李遠哲推薦,擔任過行政院政務委員及921災後重建基金會執行長,他也是參與推動災害防救法及災害防救體系重要推手。

❶陳錦煌的感嘆:

現成災害防救法所規範的三級防災體系,為什麼在這一次新冠肺炎COVID-19 大流行的防疫防災,竟然全部被跳過,鄉鎮市區級災害防救組織及災害防救會議,也完全不見了。

對於一個基層開業醫師而言,一個來看病的感冒症狀的人,就非常可能是COVID-19 的確診者。但醫師不能幫病人做快篩,因為做了健保局也不給付。而且也沒有快篩。在基層第一線的開業全台灣一萬多個醫師,竟然完全被排除在防疫的工作。

❷回歸災害防救法規定:

新冠肺炎是一種「生物病原災害」,依據災害防救法第三條第一項第六款規定,應為災害防救法所適用。而災害防救法第二章第6-11條災害防救組織,採取三級體制,

Ⅰ、中央應成立「中央災害防救會報」,行政院長是召集人。行政院應設災害防救辦公室。不過非常可惜,這次新冠肺炎疫災,完全看不出行政院中央災害防救會報有發揮什麼功能。

蘇院長做為「中央災害防救會報」的總召集人,對於目前的防疫亂象、快篩不足太貴、醫療崩潰、口服特效藥沒有落實給藥導致重症化死亡,其實都要負起完全的責任。

Ⅱ、直轄市、縣(市)設直轄市縣(市)災害防救會報。並設立「災害防救辦公室」

Ⅲ、鄉(鎮、市)設鄉(鎮、市)災害防救會報。並設「災害防救辦公室」。直轄市的區得比照鄉(鎮、市)辦理。

❸疫情洪峰將至,應儘速啟動「鄉(鎮、市、區)災害防救會報」:

這次新冠肺炎疫災,完全看不出鄉(鎮、市、區)級災害防救會報有發揮什麼功能,可能連召開都沒有。

以目前台北、新北、桃園三都這麼嚴重的疫情,召開「區級」新冠疫災防救會報,整合區公所及各衛生所的人力資源及區的民間醫療資源共同參與,應該對於共同對抗新冠大流行會有很大幫助。

台中、台南、高雄目前也都超過二千病例,恐怕區級疫災防救會報的功能也會愈來愈重要。其他縣市也有四個縣市每天確診人數破千例,大流行的「疫災洪峰」即將來臨,應該趕快啟動「鄉(鎮、市、區)災害防救會報」。

📍
㈥【完全下放基層醫師、醫檢師參與新冠診療及檢驗】:

❶COVID-19 要降級(蓋牌),卻不准基層醫師看病,很矛盾:

既然要與疫共存、恢復正常生活。而且指揮中心還打算在七月份要將新冠肺炎從第五類改為第四類,亦即改為「流感併發重症」,並打算不再公佈每日確診數。

其實歐美各國縱使將COVID-19 當作比較嚴重的流感。而且不再實施居家隔離,甚至對於確診者也沒有強制居家照護、居家隔離,但各國仍然按日公布確診數、死亡數。難怪有人質疑,指揮中心三月份仍然嚴管嚴罰的管制,一下子180度的大轉變,打算七月就不管、不公布(蓋牌了),是為參選作準備。

既然要與疫共存,為什麼「不把基層開業醫師、醫檢師,納入新冠的基層檢測及治療呢?」歐美國家那有一個國家沒有將「基層開業醫師、醫檢師」納入新冠肺炎的防疫及治療隊伍?

❷與疫共存,應回歸社區醫療體系:

面對COVID-19 染疫洪峰來襲,陳時中應該醒醒、更公開化、透明化,訂出辦法,公開號召「基層開業醫師、醫檢師」,參與新冠肺炎的檢測及治療。讓確診者可以更方便更安心的接受熟悉的社區醫師來診斷治療。而且有權限可以直接開立口服特效藥的處方。如此必能大幅度減少PCR的過度集中;也能夠讓輕症及中重症可以更淸楚的分流,可以避免專責醫院醫護過勞,而導致癱瘓專責醫療量能。而確診有高風險者可以儘早取得口服特效藥,避免重症化,可以減少死亡率,也可以安心在宅照護。

📍
㈦【疫災洪峰,應回歸災害防救體系】:
未來一個多月是台灣的「疫災洪峰」,也將是台灣二年多來防疫努力的總考驗,度過了這一關,我們將有機會恢復正常的生活。並重啟國際交流。如何能夠儘可能降低台灣這一波的死亡率,如何能夠安然有序的度過這一次大考驗?

其實最重要的策略,就是應該回歸正常的災害防救體制,讓最基層的鄉鎮市區防疫救災會報重新啟動,讓基層的社區醫師、藥師、醫檢師皆能共同投入,從檢測、診療、特效藥皆能儘快的社區化。而中央與地方應召開的災害防救會報,應該對全民公開透明,中央並應該定期聽取地方災害防救的心聲,並扮演鬆綁、服務、充分提供防疫戰備物資及口服特效藥等角色。不應該再扮演一個高高在上的指揮官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