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9日 星期六

「再造歷史現場」vs「重建熱蘭遮城」!

       文化部的「再造歷史現場」計畫,是小英總統文化政策的「五大亮點」之一。這個計劃企圖展現透過歷史事件的現地空間及歷史意義的建築,呈現歷史的故事,可以説具有重要的意義!
       目前文化部向行政院提出並經核准的「再造歷史現場」計有五個計劃分別是:1、基隆港,2、桃園黑貓中隊空軍基地,3、台中中區「城中城」,4、高雄左營舊城,5、烏山頭水庫與嘉南大圳。
       上述五個計劃固然有其意義,但看得出來應該是文化部根據各縣市所提報的計劃,徑行核定再提報行政院核定的。
        其實這樣的決策程序是有些可惜的!因為整個台灣社會其實沒有幾個人知道這是一個什麼計劃?計劃的目的是什麼?台灣有那一些「歷史現場」是符合這些意義的?而且就具有台灣人文及歷史關懷專業的公共知識分子而言,這個計劃的確是值得肯定的計劃,可是這些人應該沒有幾個人知道這一個計劃,當然也就談不上提出意見,或協助各級政府提出建議!
       一個好的計劃的提出,本來如果可以以更開放的心胸,廣徵各界公共知識份子意見的參與,如此一定可以帶來社會更廣泛的討論及重視,相信也可以提出更多更豐富丶更精彩的歷史現場的再現計劃,對形塑台灣更豐富丶更完整的土地與歷史的聯結,將開啟一個新的全民認識土地與歷史的運動!可惜!一個這麼好的計劃竟然被操作成一個略顯急救章,而缺乏公民參與的計劃,而祇剩下自己人資源分配的計劃,實在是太可惜了!

       文化部所提出的五個計劃,比起過去七年來我一直呼籲,如何打造台灣歷史文化首都的計劃:「重建熱蘭遮城丶大員市鎮」及重建「17世紀的平埔聚落」的計劃,在台灣大航海時代作為亞太營運中心的歷史格局及賣點實在差很大!
       "重建熱蘭遮城丶大員市鎮、普羅珉遮城丶17世紀平埔部落"應該是文化部「再現歷史現場」最好的案子,可惜完全沒有被提出討論的機會,而使得文化部「再現歷史現場」顯得有一點歷史小確幸的味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