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8日 星期四

選舉到了「政策買票」又一樁

選舉到了「政策買票」又一樁!

農委會要實施,農地對地補貼每公頃一萬元。
坦白講農委會補貼政策錯綜複雜,一般人大概不容易理解,也就沒有能力批判。
其實休耕補助本身就已有對地補貼的性質;而過去很多休耕二期(全年休耕),坐領休耕補助。後來政府規定祗能休耕一期,但基於選票考量,另一期用非常多的態樣及理由,而實質上讓農民達到跟休耕補助的收入。此外主要作物稻米、玉米⋯等又有保價收購,這些難道不具有對地補貼的替代性問題。而且農地又不課地價稅,老農又可領老農津貼,又可以合法蓋農舍,成為農舍別墅。

所以農委會如果要實施對地補貼,應該跟「休耕」及「保價收購」等「具有對地補貼替代性」的政策,一併整合綜合考慮,而且應該以不再增加新的補貼總額為宜。

而且農地現在已可以自由買賣不限農民才能買。所以對地補貼真的是照顧到弱勢農民嗎?

農委會説每公頃給付一萬元對地補貼是為了避免農地違規使用。其實這個說法是不合理的,因為違規工廠本來就應該依照區域計劃法依法處罰,但政府卻以「工廠管理輔導法」掩護其非法,而不能即時開罰單、連續處罰,反而繼續縱容其違規。現在政府反而編預算一年七十多億元來對地補貼農地,根本無法達到保護農地的效果,反而是取消圖利違規工廠的「工廠管理輔導法」相關規定,才能真正保護農地。
政府花錢要有真正的效益,而不是選舉到了,假藉保護農地,以「對地補貼」之名,而「政策買票」!

如果小英政府真的有心要提升台灣農業,首先應該改善台灣農業人口高齡化(平均65歲)的困境,應該儘快實施「老年農民離農退休制度」,讓老農民安心離農退休養老,將農地交給政府成立的農地銀行,讓年輕農民可以方便而便宜租金取得農地經營農業,也更容易擴大農場經營規模,達到更大的經營效益。
小英政府亂灑錢,卻沒有對症下藥,反而更扭曲產業的公平競爭,也造成其他行業的不滿。
農地不用課稅,政府又給錢;看在沒有農地的人眼𥚃,作何感想呢?

2019年6月23日 星期日

〈中華民國與台灣的和解》

《中華民國與台灣的和解》

後李登輝時代的國民黨,在連戰主導下,以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兩岸政策表象,跟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共政權發展出新的和解關係,以及聯手制台反台獨的新結盟關係。
但也因為在中國經濟發展的利益攏絡飬養下而逐漸淪為朝瑾天國的尾巴政黨。
而一中各表的各表逐漸淪為祗是在台灣哄哄台灣人的説詞而已,在中共的面前各表不見了,而中華民國逐漸也消融消失。而在國際上非政治性的組織中華民國仍然受到中共政權無情的打壓。這是國民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發展下來的結果,就是中華民國自甘消失。
這一次香港反送中,記者訪問韓國瑜時,韓第一時間答覆是「不曉明」,一般的解讀認為是韓不想得罪中國。
不過倒是郭台銘提出一中各表的一中是同一個中華民族,各表是指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二國,等於是一中二國的論點。這個論點甚至講的比李登輝的特殊的兩國論更具體。不過郭台銘也曾表達「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也被認為有壓抑台灣凸顯中國的意識。在香港「反運中」運動時,郭也是國民黨內第一時間站出來表達「香港一國二制是失敗的」。郭的一連串表態倒是有重新把中華民國的存在感重新找回,倒是在美中貿易戰及香港反送中運動中,相對比較站穩台灣立場的主張。
至於民進黨小英總統部分,從過去維持現狀,謹小慎微避免得罪中國的作風;卻因美川普總統一上任通電話的突破,到一系列美中關係變化;印太戰略夥伴關係的形成,台灣的重要性節節攀升。而今年年初對習近平嗆「九二共識就是一國二制」,台灣一向反對一國二制。不過小英不支持東奧正名(包括頼清德也不支持),也反對喜樂島正名公投,都看得出她尊重中華民國在臺灣現狀的立場,以避免刺激中國引發戰爭。其實頼清德雖然宣稱他是台獨工作者,但初選後期他也説明沒有正名的必要性。從部份獨派的立場來看,他們兩人其實都是華獨而不是台獨。
而且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小英、賴的主張跟郭台銘的主張,其實幾乎都是維持中華民國在台灣的現狀。而現狀就是一中(中華民族)兩國。其實台灣的共識已經形成。祇是有的強調中華民國,有的強調台灣。但是因為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與中華人民共和國(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在英文上有80%的近似性,在國外幾乎無法辨識。所以國人出國無論是藍綠紅幾乎都會自動更名為台灣。所以在國外台灣才是通稱。
作為國家的領袖者應該是要扮演整合者,而不是分裂、鬥爭者。雖然憲法上名稱是中華民國,但在國際上臺灣才是通稱,而改名稱又有戰爭的風險,所以藍綠的領導者實在應該推動「中華民國與台灣的和解」、「中華民國與台灣合一」,不要再用中華民國(或以中國)打壓台灣,也不必要用台灣抹紅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台灣就是中華民國。

———————————————
新聞分析》一遇大陸就慢半拍 兩岸論述成國民黨大選最大危機

《台南台地為何地下水這麼高? —-豐沛地下水源對南鐵地下化的衝擊為何?》

《台南台地為何地下水這麼高?
—-豐沛地下水源對南鐵地下化的衝擊為何?》

台南市府城區的東半部是較高的台南台地,但是地下水位卻非常高,到底水從那裡來?
鐵工局委託成大李德和教授的團隊認為台南台地的地下水衹有台南台地下雨的雨水。其實這個觀點是錯誤的,我認為台南台地的地下水源的確是非常豐沛,其來源至少有三:
1、是來自東方新化丘陵及烏山山脈等高地而來的地下伏流水,越過台南台地。歷史上永康大灣、昆山、網寮一帶的「鯽魚潭」,就是這些水源的𣿬集。
1828年鯽魚潭淤積陸浮,曾造成府城多處自然湧泉斷流,亦証實鯽魚潭的水亦有滲流經台南台地到達老府城區。
2、從「後甲里斷層」溢出的深層地下水。台南台地的陵線基本上就是後甲里斷層帶,而來自中央山脈的深層伏流水,就有一部份從此一斷層線溢出。
3、才是台南台地範圍內的雨水。但因為快速都市化,地面已經被大部分的柏油路面、水泥覆蓋,而成為瞬間徑流水,成為地下水的量反而快速減少中。

由於南鐵地下化連續壁工程深入地下30公尺,而且長達8.23公里;如果地下化延伸到永康,可能將長達15公里,將成為一堵長達15公里的地下壩堤。
而又因為台南台地的地盤結構在地下25公尺處為不透水層的泥岩層,地下水根本無法往下透漏;而且台南台地的地下水主要是由東向西流向大海,因此南鐵地下化,將造成三項嚴重的災難:
1、沒有下雨,也可能造成「鯽魚潭再現」!
2、鐵路地下化以東,將成為地下水庫,大地震來時可能造成容易土壤液化,大規模房屋倒塌的危機。
3、鐵路以西,可能造成地下水被阻斷,海水倒滲透,造成房屋地層下陷,而土壤鹽化,不利植栽。

南鐵地下化大動工,也正式宣告府城進入「人為建設造成城市災難危機!」海安路地下街800公尺造成的災難殷不遠;維冠大樓因土壤液化倒塌死亡一百多人,也才三年;但叫不醒的人,也祗能聽天由命了!
——————————————
分享陳致曉敎授貼文:
「【強大到恐怖的台南地下水】
府城是由河海淤積所形成的城市!
地下水所造成城市悲劇的前車之鑒不少啊!
文章所述遠東百貨位處德慶溪北側支流未端,就如此嚴重。更何況南鐵東移是進入整段河道!!
鐵道局不知歷史水文就要盲目深開挖!!
#南鐵東移到河道上!」
《南鐵東移案始作俑者,是誰?》

其實不是頼清徳,而是2007年9月當時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所作的決議。
不過當時他起心動念要將臨時軌變成永久軌是有「土地開發帶動國家財源開拓」的正面思考;但卻疏忽了是否抵觸都市計劃法42條第二項規定「公共設施用地應該優先利用公有土地」的問題。
像他這麼老經驗的規劃界資深專業者,都還會陷入政府本位主義,而犯了犧牲人民圖利政府的錯誤,實在值得大家引以為鑑。

至於賴清德,立委時代是支持反東移自救會的立場;但到了頼市長時代就「換了屁股也換了腦袋」,改為站在鐵工局的規劃案,並全力推動拚政績。也難怪自救會成員恨他!

我的觀點卻認為南鐵地下化最大的危機卻是地下化連續壁工程深入地下30公尺(已到泥岩層不透水),將阻斷台南台地由東向西的地下水,不但平常地下水會回流到永康大灣低地,形成沒有下雨也會「鯽魚潭再現」!而且大地震來時可能造成土壤液化,大量房屋倒塌的危機。
作為一隻烏鴉要叫醒政府及市民,希望大家能夠坐下來好好客觀評估一下地下水阻斷的城市危機!

回想從1993年到2009年我用了16年的時間,挑戰中央及地方的執政當局,最終才把「濱南工業區」「東帝士七輕及燁隆大煉鋼廠」擋下來。

但在民進黨中央及地方完全執政的年代,面對南鐵地下化對府城可能造成嚴重城市災難虞慮時,這些過去我們曾經拉拔過的民進黨後進政治人物,卻連坐下來客觀理性討論的平台及機會都不提供給我們!

南鐵地下化的列車正在持續進行,工程終將面對歷史的考驗;經手的政治人物(也包括我反對地下化,主張全線高架化的主張),也都將要面對歷史的總檢驗。

比大埔案更惡劣—國防部強拆國宅!

《比大埔案更惡劣—-國防部帶頭強拆國宅,住戶淪為無殼蝸牛!
還要賠數百萬元!向小英政府陳情三年多,毫無結果!》

民國52年國防部提供的國有基地供有眷無舍官兵自費興建國民住宅;
沒想到50年後,國防部竟然不顧當初國宅政策任務並未結束;而且人民自建的國宅,依國宅條例28條可以自由買賣;竟把「國民住宅」錯誤類推為「職務宿舍」,適用民事使用借貸契約關係,而以民事司法迫遷國宅買受人。
沒想到法院竟然不管國宅條例規定,而《以私法吃掉公法》《以私法逃遁其國宅法上的政策義務》,而判決國防部有權利拆除國民住宅。
現在國宅戶淪落為無殼蝸牛,而且還要賠國防部幾百萬元的不當得利!
政府興建的國宅都已經太少了,而人民自建的國宅,依國民住宅條例第28條是可以合法買賣的,如今國防部及民事法院,竟然可以聯手《以私事吃掉國宅條例》,讓自費興建的「國民住宅」被拆除,住戶淪為無殻蝸牛,還要賠國防部數百萬元不當得利,一夕間「家庭破碎」!
這是一個比大埔事件更惡劣的事件,國防部強拆國宅。
而更讓人遺憾的事,三年多來,我親自陪同住戶向小英政府多次陳情但均求助無門。小英聽不到幾十戶被國防部迫害的災民的心聲!

《滄海桑田•大員》

《滄海桑田·大員》

吳明憲的府城龍脈觀點,我不懂,不便評論。
不過從地下水的水源、流向,以及歷史上1823年古曾文溪的改道、台江內海、倒風內海的滄海桑田的變遷,以及因而影響到古鯽魚潭的淤積陸化到永康之水南流到如今的三爺宮溪。這都是我有相當研究的台南的地理變遷史。
而其中1823年古曾文溪原河道出海口在今將軍、學甲、北門交界處,因連日豪大雨,在安定蘇厝西北處雨水夾雜大量泥沙漫流沖刷進入台江內海,而沖刷出新的河道,從此改道注入台江內海,促使廣達三百平方公里的台江內海加速淤積,再加上人民佔地拓墾漁塭,而加速陸化。
倒風內海的淤積,也使的歷史上的魍港喪失其貿易功能,也連帶內海範圍之北港、苯港,鹽水港、茅港尾港、麻豆港喪失內海河港貿易功能。
而台江內海淤積影響到安平港功能嚴重劣化,而且台江內海內的洲仔尾港、木柵港、西港、含西港完全喪失其港埠貿易功能。
而安平港功能衰退,也影響府城貿易地位下降,而隨著樟腦貿易、茶葉貿易的興起,而產地偏在北台灣,也導致淡水港(滬尾港)、大稻埕的興起。再加上後來日本是北方政權來台殖民,居於交通的近便性,台灣政經中心也就隨之遷移到台北。
南鐵地下化8.23公里,連續壁深入地下30公尺,最嚴重的是地下水阻斷,造成「鯽魚潭再現」,以及大地震來的土壤液化房屋大量倒塌危險的城市災難問題。
去年回台南參選市長,其實冥冥中的一項使命,就是註定要回到故鄉去講一些真話,希望喚醒更多人關心這個危機。

2019年5月21日 星期二

台灣共識已形成-形成—評郭董一中各表二國論!

《台灣共識已形成—-
          評郭董一中各表二國論!》

郭台銘參選後對台灣的中國政策定位,先是説「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引起各界負評很大。
接著又提出進一步的解釋,他認為「祇有談九二共識,不談一中各表是不對的」「一中的中指的是中華民族,一中各表就是二國,一個是中華民國,另外一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這種說法一出來,蘇貞昌就率先予以肯定,並希望以後他要多多講。
他的説法因為跟傳統國民黨「一中各表」的論述大不相同,所以大家可能認為他是一時口誤;可是後來他又公開講了一次,大家發現他是認真的。

其實郭董的説法,比起1999年李登輝總統所說的「特殊的國與的關係」堪稱為「同一曲調」。李總統的「特殊國與國」二國論的説法,在當時卻是獲得朝野兩黨藍綠同聲喝采。

可惜李登輝被國民黨開除黨籍後,國民黨政要為了跟中國交往,開始走向親中路線,就向中共政權屈服,不敢再提「特殊的二國論」,而死抱著「一中各表」「一中是指中華民國」的自欺欺人路線。其實國民黨的「一中是指中華民國」也是衹在台灣自己的場合才敢講,在中國及二岸的場合,根本就不敢講。而國際現實及國際認知的一中(One China)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所以國民黨死抱的「一中」,反而是「真正的消滅中華民國」。

現在郭董講了真話,照道理第一個應該站出來的是「阿輝伯」,因為經過了20年後終於在國民黨內又有人「重調二國論」,也算是還給阿輝伯一個公道。

而蔡英文總統其實也應該去拜訪郭台銘,去肯定他終於敢講真話;而且郭董的説法也正是藍綠大和解的最佳共識,作為總統的高度,蔡英文的「維持現狀」跟郭台銘「一中各表兩國論」,加起來應該就是「台灣共識」。蔡英文總統應該把握此一機會去推動她過去所高唱的「台灣共識」。

至於朱立倫對郭董的評論,其實就是用傳統國民黨「一中各表」的説法,來評論郭董的「一中各表二國」的觀點。其實這就是國民黨這些職業政客,為了屈從中共霸權的壓力,明明是存在著二個中國,卻公開宣示「我們互不承認的公開交往」,這不是神經病什麼才是神經病呢?以「一中各表」阿Q鴕鳥的心態,而實質卻是「消滅中華民國」的投降主義的作法。今年元旦習大大已經公開宣示「祇有一中」「沒有各表」了,未來就是要談「一國二制台灣方案」了。

幾天前正好有機會跟一位科技界大老請敎他對於郭董「一中各表二國論」的觀點,他的答案也非常直接「本來就是一個中華民族二個國家」。
郭台銘如果能夠不懼壓力,繼續堅持「一中各表二國論」的立場,他的參選就已經是對台灣是一個很大的貢獻。至少把國民黨已經喪失的「中華民國的靈魂」,看能不能重新找回來。

不過郭董是高科技公司的大老闆,也不應忽視一件事實,那就是「中華民國」跟「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相似度實在太高了,沒有辦法辨識,國際人士實在分不清楚。而國際人士已經發展出習慣的溝通名稱,以「台灣」來代表「中華民國」;所以千萬不要看不起「台灣」,因為「駡台灣」也等於是罵「中華民國」!
——————————————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786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