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6日 星期三

回味台灣年


[2006心情故事] 2006-12-06 00:00 瀏覽人次(1586)



現在的年青人,大都出外到異鄉工作,但一年到頭回鄉過個春節,卻也少了傳統歡喜的氛圍,對台灣這塊土地的情感、古早時候的文化認識,也愈加薄弱,年味真是愈來愈淡,與其他節慶意義的差異愈來愈小;剩下我們這一代中年人及老一輩人,或許還有部份記憶。為了找尋傳統的台灣年味,因而日前特別邀請縣內的耆老們一同集思廣益,提供他們珍貴的兒時經驗與看法。




我們打算從接近年節的冬至開始,擇定於蕭壟文化園區規劃「回味台灣年」系列活動,規劃一些具有體驗性及互動性的文化活動。從以往在當地辦過二次世界糖果文化節的經歷來看,我們期望真正達到活化蕭壟並且充份利用閒置空間,以此地作為縣博物館的整合平台,中、長期內以最節省的經費,除與國立自然科學教育館簽訂之合作策展模式外,亦逐年策劃充實各個館室,找到台南縣博物館的最終定位。









辦理「回味台灣年」,是找尋地方文化的根,讓我們的後代在日新月異的現代,能夠了解文化上的價值,避免因時間上的斷層,在社會進步與強調科學技術的生活中,反視傳統為一種包袱而徹底遺忘。例如?崑虎國策顧問提到他與李登輝前總統有一次到日本的經驗,站在日本的街道上,處處可見被保持下來的良好傳統。但台灣傳統文化在哪?我們的子孫最後是不是只能透過文獻記載,才能了解在農業社會無週休的老一輩人,辛勤勞苦了一整個年頭,趁著年節才能夠含飴弄孫稍事歇息,一家人同心協力除舊佈新、張貼春聯、換上新衣、互道恭禧、講講吉祥話……。這種濃厚的家庭式活動,即是我們祖先留下來的傳統文化精神。







像我小時候,每到冬至的時候,最期待的即是母親的「燉米糕」,對燉米糕的作法雖已記不清,但是它的香味與雞肉的嚼勁,至今想來還是口水直流。有同仁問我:「縣長,你小時候家裡不是在養雞嗎?應該吃雞肉都吃到會怕了吧?」其實現在的人根本很難想像,在我們那個經濟困苦的年代,豢養家禽、家畜都是為了拿來賣錢,應付學費、水電費等主要生活開銷,即便是雞寮不慎破掉的蛋,也只能留給長輩吃,哪裡輪得到我們這些小鬼頭。所以每逢冬至進補時,母親非常難得加在米糕裡面的碎雞肉,對我而言簡直是難得的人間美味。







我之後詢問過許多山線、海線的文史專家,才知道原來燉米糕有許多不同的作法,主要材料各有巧妙不同,有些加入鰻魚、烏魚、雞肉或豬肉者,大概都是以當地較易取得的食材為主,加料炒香、隔水煮熟,即是惹人垂涎的最佳食補。吃「燉米糕」不只是為了進補,也帶有年尾大豐收的意味。







所以,今年農曆年我想與大家一同回味傳統年,目前暫定規劃有年味館、民俗文化館、12生肖故事館、陣頭館、古早糖果館、年畫藝術館、趣味博奕區等,整個主軸隨著耆老及專家學者們的意見,還會持續作些修正。我們期待透過這樣的參與,讓大家再度重視台灣傳統,尋回熱鬧滾滾的快樂年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