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14日 星期三

新農業經濟與新農民世代(下)

[2006生活札記] 2006-06-14 00:00 瀏覽人次(1380)


新農業經濟與新農民世代(下)

台灣農業要發展,農民們要體會到一個現實狀況,大陸土地及人工成本便宜,在農業方面未來具有相當的競爭優勢與潛力,所以農民不要認為大陸要的是台灣的蔬果,因為他們所要的其實是台灣特產蔬果的品種。像有許多民意代表卸任以後,即將台灣熱門蔬果的栽種技術與品種兜售予大陸,大發利市,像我們東山咖啡等農產品種,很多早就流到大陸去了;以後大陸甚至將以我們台灣的品種及技術培育出來的蔬果,再賣回來台灣。

我們的農民要有所認知的是,不是只有台灣種得出水果蔬菜,彼此間的競爭優勢亦有所不同。在農業上,我們可以突顯土壤與氣候的差異性,但關鍵點卻在於是否有國際觀。眼光一定要放遠,要看得到具有高經濟價值的市場,當你在動腦筋的時候,別人也一樣在動,問題是誰能想得出最有效益的因應之道。

例如,今年縣府剛辦完沒多久的「台灣國際蘭展」,吸引了千餘位外賓來參觀,由於歐盟國家在氣候上的互補,所以他們會有很大的興趣前來了解,並且踴躍下了2、3年的訂單,光是外銷及零售銷售額就已達到10億元以上。在專業栽培技術層面上,以下幾個因素最為重要:品種改良、生產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及國際行銷。蘭花業者在開發新品種所下的苦功,從研發新品種到上市大約要3、4年的時間,植株作組織培養還要3、4年,換句話說,一株新品種的蝴蝶蘭從品種研發到組織培養大約至少要6年,在新品種的開發領域台灣也算很有競爭優勢。其中有很多蘭花業者都是第3、第4代在經營,甚至擁有碩士高學歷,有了經營概念,最重要的就在於要有國際貿易商,協助業者從產品面、行銷面著手,將產品推上全球。荷蘭的鬱金香為什麼可以經營得好,即是因為他們有相當強的國際花卉貿易商,台灣如也有國際貿易的強力後盾,那麼台灣蝴蝶蘭就很有可能跟荷蘭鬱金香一樣暢銷全世界。

我們並不特別鼓勵(也不阻撓)農民將農產行銷至大陸,因為我們強調的是要有國際市場的眼光,主打高檔產品,加入分級包裝與建立品牌的概念。如後壁鄉的上水米為何可以拿到較優的價位,除了米本身的品種因素,最主要乃在於經過電腦分級篩選,剔除雜質、碎粒及瑕疵米的精緻服務,自然就能獲得消費者的高回饋。

再來,就是台灣農業政策的問題,像我昨天去看有機農場,旁邊有很多休耕農地,休耕農民寧願休耕1期領4萬5仟元,放任耕地長蟲,也不願將地出租予經營有機農場的農民;而有心的農民想擴大自己耕種的面積,卻找不到大片農地經營。這現在是台灣農業非常嚴重的問題,休耕農地愈來愈多,台南縣大約有一半的土地都在休耕,政府花錢卻又沒前途。所以整個農業政策應該作通盤檢討,多幫助那些有心農耕的農民;光是有機農業這一塊,台灣應該就有相當廣大的市場,農委會應多邀請國際組織來台認證,建立起台灣農場的公信力,培養更專業的種植人才,始能帶動新農村經濟起飛。

新一波農村經濟,將朝向精緻化與國際化,這同時也是個難得機會,獲利值並不比科學園區的工程師少,也是新時代年青人可以考慮經營的方向。像台南縣有一位農民種蓮霧,他的蓮霧不僅得喝水還得「吃奶」,種出來的蓮霧又大又甜,1粒可以賣得100元~200元間、1箱上千元的好價格。其實在台南縣不乏懂得學習與創新的農民,端看自己與政府是否準備好跟上世界的腳步。

未來,會是藥物檢驗標準愈益嚴苛,且市場易於變化的時代,若不懂得經營、創新與行銷,就無法站穩腳根傲視全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