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30日 星期三

大地主誌

[2006生活札記] 2006-08-30 00:00 瀏覽人次(567)
八翁酪農區旁邊有一大塊寬闊的空地,據說擁有者是一位大地主,總有人說富不過三代,但果真如此嗎?在眾人七嘴八舌的討論過程中,則有了撰寫台南縣大地主誌的構想。

阿智特別贈送壽盤予參與大地主誌編輯工作的耆老


開始著手進行時,訪談與田野調查工作並不甚順遂,受訪者接受專訪的意願並不那麼高,家族故事的流傳與否對他們而言,亦不以為有那麼重要。因此為了多方搜集鄉里間有關大地土的記憶及趣聞,昨天下午縣府特別邀請地方耆老們座談,與會者們討論情形非常熱絡,甚至鹽水鎮一位葉爾修老先生還主動向文化局表示,隔日要郵寄一份鹽水鎮誌供撰述者參考,這是田調過程裡非常溫馨的一面。

阿智與參與大地主誌之曾文區耆老們合影

大地主誌區分為二階段舉行,今年先行進行北門區、曾文區及新化區田野調查及撰述工作,分別由麻豆國小鄭佳韻、文史工作者黃明雅及鍾騰校長負責,他們所採訪的地方耆老有的滿腹墨水,不僅會講也會寫文章;有的閱歷豐富從中得以挖掘出一則則感人有趣的故事。例如像葉澤山局長轉述一位老先生所說的「青白公車的故事」,話說日據時期,坊間僅有青牌公車與白牌公車正常營運,二間公司相互競爭搶客人,為了拼業績,最後相互祭出免費搭乘的招數,甚至到最後不只搭公車免費,還贈送香噴噴肉包給乘客。直至後來二間公司警覺到繼續下去不是辦法,經協調後始停止惡意競爭。在耆老中間諸如此類的故事其實不勝枚舉,每人說來都趣味橫生、引人入勝。

台灣早期衛生條件不佳,老一輩的人均歷經貧窮、戰爭至現代化的階段,過程裡產業遽變,人們於艱困中求生存誠屬不易。但現在的年輕人大都不知過去痛苦的記憶,而這些經驗若無法好好記錄下來,加以搜集整理起來,很快地就會被時代所淹?,為人們所遺忘,造成年輕人與過去時代的斷層,而無法體會先民奮鬥的決心與毅力,恐將造成難以彌補的遺憾。

我們的前輩,之所以如此熱烈地提供民間佚聞趣事,或許也是因為擔心諸事就此消失不再為人所知,另外抑或有感於愈來愈多的年青人,他們對於大都會與國外的了解,更甚於自己土生土長的故鄉,因而倘若不趕緊接續傳承者的角色,那麼新的時代越走越快、越走越遠,屆時想追也追不上了。

無論是文化局以往所出版的七冊南瀛故事集,或者現正進行撰述的南瀛大地主誌,目的皆是為了留下人文與民間傳奇的一絲軌跡,抓住吉光片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