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7日 星期三

邂逅「十七世紀大航海的大台南」

        在微涼的冬末,來到孔廟旁的「台灣文學館」,這座日治時期台南州廳的辦公廳舍,在細細的雨絲襯托下,別有一番懷古幽情,在這裡傾聽諸位專家學者對「十七世紀大航海的大台南」的研究及見解,更是再合適不過了。

        在我們求學的年代,所學習的歷史與我們所生長的台灣歷史脫節,我們知道「福爾摩沙」是外國人對台灣最早的印象,但是有哪些人生活在台灣?他們的生活軌跡在台灣的歷史寫下什麼故事?我們不知道。

        不是我們不願意去了解,而是我們沒有管道去了解,我們的教育中缺少了這一塊,因此,我們僅能在一些口耳相傳的故事中略窺一二,但也僅只是一些支離破碎的歷史。

        然而,這些歷史若是沒有好好加以整理、考據並系統地編寫出來,恐怕在過不了多久,隨著耆老凋零、史料逸失,將湮沒在歷史洪流中,不復存在,這是讓我們感到相當憂心的事。

        回到台南縣擔任縣長後,我們隨即開始著手將台南的歷史找回來,1999年結合多位文史工作者、專家及學校教師之力,集合豐富史料及鄉土踏查成果的「南瀛探索」專書付梓出版,2007年更將其精簡出版成為「認識南瀛」,提供了教師最佳的鄉土文化教材。

        今年寒假縣府與國立臺灣文學館共同主辦之「十七世紀大航海的大台南」教師研習,限定150位名額在極短時間即報名額滿,三場次皆是如此,除了邀請的專家學 者如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蕭瓊瑞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翁佳音副研究員、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劉益昌研究員等多位專家學者皆是於歷史文化研究極 為專精,我們亦可由此看出老師們對鄉土文化的關注及熱情,相信老師們回到學校後,將與學校同仁及學生分享這些寶貴的台灣歷史故事,為台灣鄉土教育持續紮 根、開展。

        台南縣市合併升格直轄市的評審過程中,我們所提出的「歷史文化古都」訴求,也曾被評審委員質疑,我們一一提出強而有力的證據—台灣有沒有長毛象?台灣有沒 有犀牛?台灣最早的學校在哪裡?這幾年來我們在台灣歷史文化研究的成果,化為甜美的果實,在不被看好的過程中,不但獲得評審委員的青睞,最終脫穎而出!

        17世紀的台灣在大航海時代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許多歷史文獻中皆有記載,可以說在當時台灣就已經出現在國際的歷史之中,因此如何保存、鑽研並有效運 用這些珍貴資料讓我們後代了解,並進一步向全世界行銷,發揮更多觀光效益,是我們責無旁貸必須要做的事。

        前一陣子我們提出的「重建熱蘭遮城計畫」、「府城老城區振興計畫」等,皆是從17世紀的台灣著眼,融合大航海時代的國際貿易交流及西拉雅平埔族的元素,重建台灣的歷史,使其充滿話題性與故事性,將有助於建立台灣自己具有獨特性的品牌,進而向全世界行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