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8日 星期五

【從台灣代駕,看台灣新創產業的瓶頸】


5月24日下午拜訪「台灣代駕」群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由年輕的創辦人劉子莊執行長解說創業經營的心路歷程。這是我第一次知道有代駕這種專業服務的公司。

群悅是全國第一個純提供代駕服務的企業,有APP、Line、網頁、市話等四種呼叫方式。2016年 6 月服務上線以來,已經提供5萬次服務、有將近12000位常客。劉執行長分享了他們公司創業的經驗,以及作為一家新創公司面對的挑戰。我把他的經驗分享整理出一些觀點,希望引發公部門、社會共同關心與討論。文章有批判的地方是我以一個平民人權律師的角度所作的評論,跟劉子莊執行長無關:

一、代駕減少車禍,政府應多宣導
「防治酒駕」一直是交通、警察單位長期宣導防治的工作。除了推動「喝酒不開車」的觀念,並嚴格取締酒駕外,對於許多人因工作需要不得不應酬者,那麼代駕的確是避免酒後駕車肇事的重要方案。
我認為預防酒駕,政府有責任協助宣導「代駕」這種新興的服務項目。大多數的人還是不瞭解有這一項新興的服務。目前警察廣播電台等交通廣播服務單位,除了推廣防治酒駕外,並沒有對代駕服務進行宣導推廣,其理由是認為這是私人商業行為,所以政府不便推廣。
其實這是觀念上的混淆,代駕服務就是酒後不開車的替代方案,至於那個公司或是車行提供此項服務那才是私人商業服務,所以祇要不特別提到公司或車行,就沒有廣告的問題。所以宣導代駕的觀念並沒有圖利私人問題。

二、政府對數位新創產業口惠而不實
群悅科技主要是利用開發的手機APP作為代駕服務的管理平台,公司有一半的人力是用來開發及維護APP。這種台灣本土以數位智慧APP來管理的新興服務業,其實正是小英政府所謂「亞洲矽谷」政策應該協助的產業。
而且代駕這一項新型的服務業,在韓國及中國都發展的非常成功。
劉執行長提到:「現代韓國戲劇幾乎都出現代駕的劇情,已經融入生活的一部份。」韓國從1998年就開始有代駕行業,總共有1萬家公司,每天有70萬件服務量。中國從2012年開始有此行業,主要市場由兩大公司每天服務上百萬件。
所以既然韓國丶中國都已經有很成功的經營模式,所以照道理在台灣這種本土開發的數位智慧APP管理模式的新型服務業政府理應支持才對。可惜群悅科技公司無論去找亞洲矽谷辦公室,或是行政院開發基金請求資金融資或投資,結果都不了了之。足見目前臺灣政府對於數位智慧相關新創產業的支持仍然是口惠而不實。

三、如何突破「數位殖民地」
台灣資訊科技人才濟濟,在國內與海外企業打拼,打造智慧與便利的軟體、硬體,台灣的人才及資金應該都不缺乏。
但台灣網路暨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協會(TIEA)理事長林之晨曾說:「我國已經淪為數位殖民地。」劉子莊表示「台灣有絕對足夠的人才,開發本土品牌的APP,讓台灣人下載使用,並推廣給海外的使用者。」我很認同這個思維。
但為什麼台灣會淪為「數位殖民地」呢?我認為關鍵在於:
1、政府官員並不是真的了解數位軟體產業,而政府委託作為投資審議的主要單位「資策會」卻經常陷入「球員兼裁判」「與民爭利」的利益衝突的角色。
2、資策會球員兼裁判,與民爭利的角色必需要徹底杜絕。
3、民間公協會不宜替代政府角色,台北市電腦公會也是常受到政府委託審議的單位,基本政府委託民間公協會作為決定投資與否的角色,其實並不妥當,畢竟「民間公協會」並不能替代政府部門聘任的「專業公正的相關產業投資專業人士」。
推動台灣開發APP及各項數位智慧軟體,這是發展數位經濟非常重要的契機,以群悅科技實際的遭遇來看,台灣政府的幫助非常有限。

四、代駕多角化經營,提升優化服務
群悅科技起初是以酒後「代駕」為主要服務對象,而幫需求者與車輛行駛到指定的地方。現在有與國際知名車廠合作代駕服務,鑑於現代人工作忙碌,提供「汽車保養維修」代駕服務。或因應高齡化社會,子女無法隨時陪同長者來回醫院看診,也促成「銀髮族就醫」的代駕市場。而群悅科技為有效瞭解代駕司機的服務品質,建立管理評分機制,讓服務體驗得以反饋,有利於提升服務優化的目標。

五、台灣代駕不能申請公司名稱
將近兩個小時的拜訪,劉執行長最後感性地談到,當初他們公司申請以「台灣代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名稱登記,結果經濟部商業司不同意「台灣代駕」成為正式名稱,他們公司才被迫改名為「群悅」。我表示「國泰人壽保險、新光人壽保險、台灣人壽保險」都可以正式申請公司名稱了,那為什麼「台灣代駕科技公司」不能夠申請名稱呢?雖然劉子莊不是那麼抱怨,但我們也可以看到政府不該管的管太多,造成人民的困擾。而真正該協助的反而是「東怕、西怕」,連「代駕」都不敢宣導。

身為台北市長參選人,從群悅科技公司這家新創服務公司,在台北市創業過程中所遭遇到的實際困難,令我有很深的感觸。政府對民間創新投資的鼓勵不但不足,而且不合理的管制及限制也不少,二十幾年來並沒有因台灣民主化而改善。
過去我擔任三屆立法委員、二屆縣長,最大的成就感之一,就在於當人民受到政府不合理的對待或迫害時,能夠利用我的法律專業,為人民申寃!並以我的專業促進政府改善其不合理的規定及限制,以振興在地經濟,增加年輕人及在地人更多的就業機會。
其實台灣新創產業能否澎勃發展,攸關能否改善年輕人的低薪困境?而台北市正是台灣最密集的創意中心,目前仍有許多不合理的障礙需要排除,我的專業及豐富的歷練,應該可以協助大家排除這些不合理的規定及限制,讓台灣的創意起飛,讓年輕人的夢想成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