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8日 星期五

【小英執政二週年評論:台灣仍陷在結構困境泥沼中。】


蔡總統執政二週年,台灣民意調查基金會公布的民調回升到39%,但仍然有48%不贊同者。
回顧小英政府二年執政,她在競選期間所提出「五加二」產業政策(包括亞洲矽谷、生技醫療、綠能科技、智慧機械、國防航太五項,再加上新農業和循環經濟。)但目前除了以台中精密機械為基礎的智慧機械產業民間本來就有很高的基礎,也跟得上國際市場智慧化的大勢外,其他的部分除了綠能產業因為非核家園政策而略有進展外,其他的部分可以説進展有限。

《新南向政策》
例如新南向政策小英政府原來敲鑼打鼓,並在總統府下設立新南向辦公室,但因為負責的官員沒有掌握新南向政策的關鍵在於如何將產業整合及政府如何與民間結合打團隊戰,以避免過去台商單打獨鬥的高風險。如今總統府新南向辦公室已經撤銷,而新南向政策卻幾乎消聲匿跡。

《陷入泥沼的綠能產業》
而原來小英政府宣示2025年達到非核家園的目標,這應該是綠能丶儲能、節能很大的發展契機,很可惜綠能政策多頭馬車,主事者缺乏政策整合能力,而牛步前進;許多該推動的政策例如綠能部分的地熱發電丶潮汐發電丶節能丶儲能、社區公民電廠,迄今進展有限。而去年更發生全國性大停電事件;
而連續二年在冬天季節,空污嚴重紫爆,空污問題使民意不滿情緒高漲小英政府不得不重啟核二1號機組及核三1號機組,而使非核家園的承諾蒙上陰影。而在空污不滿情緒的情形下,英賴政府仍然通過興建深澳淨煤火力發電廠,引起一片譁然。

《問題頗大的離岸風力發電》
而最近通過的離岸風力發電,也被專業界質疑在夏季中午用電高峰期,其發電效率不到8%,而冬天發電最多的時候卻是台灣不缺電的季節。而離岸風力發電的擁護者卻主張離岸風力發電可以當作基載電力取代煤炭發電,但風力發電受天氣變化影響很大,是不穩定的供電來源,絕對不適合當作基載。而且目前一度簽約約新台幣5.8元跟國際競標價格不到新台幣二元,顯然是一個非常受質疑的政策。
可惜小英政府聽不見這些善意的諍言。一個非核家園綠能政策經過二年的實踐,不但未能脫離缺電限電的危機,反而陷入空污民怨喪失政權的泥沼中。可以說充份凸顯英頼政府治國能力的瓶頸。

《亞洲矽谷—也是不了了之》
亞洲矽谷從一開始設在桃園中央大學附近,大家就知道已經走歪了。但無論如何在這一個數位時代快速來臨年代,沒有發展數位智慧產業,及數位電子商務及數位經濟,祇有死路一條。而這個也是現階段台灣應該發展的長項,包括Fintech以及數位支付,但因為涉及許多政府政策的開放與否?目前政府過度保護既存的產業模式(例如為了保護商業保險公司的利益,到現在政府並沒有正式開放互助保險),也相對的限制數位經濟模式的發展。目前亞洲矽谷由經濟部龔次長負責職掌,效益不彰。而數位政委唐鳳到底能在數位智慧產業發揮多少功能,也令人存疑。
由於五加二績效不佳,小英就職二週年,反而就很少再提五加二政策了。

《二極化的台灣》
謝金河在4月20日財訊專欄「在極度唱衰中,看到台灣經濟的亮光」文章中對最近台灣的股市丶出口丶經濟成長率丶上市櫃公司的獲利都表示肯定,似乎看到台灣的希望。不過我認為這個現象正是全球化的一個矛盾的現象,一方面跟上全球化腳步企業,的確有享受到全球復甦帶來的經濟利益,但台灣特殊的地方在於台灣企業出口的產品,有60%以上不在台灣製造,所以企業的薪資主要不是支付給台灣的勞工,台灣勞工所分配的總薪資是否也跟著成長?是一個問題。而且賺錢的老闆賺的錢也有許多規避台灣的稅賦,資金回流台灣的比例有多少?在謝金河前揭文也特別提到2017年台灣金融帳淨流出高達686億美元,創歷年新高紀錄。從2012年第三季開始,已經連續淨流出逾30個季度,淨流出金額高達3540億美元。這就顯示國內投資不足,而貧富懸殊加劇,搭上全球化列車成功的老闆們愈賺愈多,但在台灣投資愈來愈少,錢都跑到國外投資。所以國內分配到的所得並不如經濟成長率,而且國內投資也不足,所以國內一般民眾的感受就是愈來愈窮。這就是全球化後在國內二極化反應,一方面是順利搭上全球化列車的企業主愈來愈有錢,而國內一般民眾則感覺愈來愈困難,這樣子兩極化不同的反應。我認為要判斷人民是否覺得經濟更好與否?可能不再能祇用外銷多少來判斷,而必需從投資及消費,才能判斷人民實際的感受。

而從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也顯示小英政府的經濟表現祗有3成5的人滿意,而高達6成1的人不滿意,其中並有三成的人強烈不滿。而對於民進黨完全執政二年,有三成6民眾滿意其執政表現,但有5成8不滿意。這個民調應該可以回答謝金河答案了。所以對於小英執政二年,我認為台灣經濟仍然陷在結構困境的泥沼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